(http://www.iloveguava.com)
香港回歸五周年專輯報導

香港中心地帶全景(法新社)

圖為一對父女7月1日觀看維多利亞港慶祝回歸的煙火。(法新社)
====================================
華爾街日報批董親共誤港
華爾街日報7月1日以「香港沒有進步」為題發表社論,批評特首董建華「過度急切向北京效忠,揣摩北京的意旨,而不以香港的最大利益行事。」
社論說,如今已經清楚,對香港的兩大威脅是「親中國的本地菁英份子」和「北京無法看出,香港的政治制度需逐漸改進。」
社論說:香港的民主進展可以測試中國可以讓人信賴到什麼地步,特別在它(中國)追求民主台灣之際。
它又說:「以目前的情況看,香港的經驗對台灣不是很吸引人的範本」。
文章指出,香港回歸五年來,經濟嚴重退步,政治自治的退化雖沒有那麼嚴重,仍然相當可觀。
它說,一九九七之前,許多人懷疑中共能否尊重「一國兩制」下的自治權,這點,它是大致做到了,因此值得記上一筆。
反倒是香港本地的親中派,比北京還危險,社論說,要解決香港政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困境,最徹底的辦法就是特首直接民選。(中央社編譯)
====================================
呂秀蓮:香港五年面目全非

圖為呂秀蓮(中)7月1日出席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右為中研院長李遠哲。(中央社)
對於香港回歸大陸五周年,台灣副總統呂秀蓮7月1日表示,香港五年來並未走向繁榮,生活水平反而逐漸下降,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貿易港被弄得面目全非﹐結果令台灣心生警惕。
台灣總統陳水扁出訪在外,代行職務的副總統呂秀蓮7月1日在兩場公開活動中都對7月1日香港回歸大陸五周年發表看法。
據BBC報道﹐在出席“全國人事主管會報”時,呂秀蓮致詞表示,香港回歸大陸五年以來,表面上雖然“馬照跑、舞照跳”,但是經濟所得倒退、房地產下降約一半、失業率大幅攀升,實際上香港並未更繁榮。
呂秀蓮並說,根據去年底的民調,只有2.2%的香港人在香港回歸大陸至今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這對台灣2300萬民眾是重大警惕。
而在兩年一度的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呂秀蓮參加開幕典禮,面對以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為首的台灣學術界精英時,她同樣談到香港回歸大陸的議題。
呂秀蓮在致詞時,提出香港經濟、生活水平下降的各種資料。她說,當年香港回歸時,大陸曾保證“五十年不變”,但是才五年的時間,中共就把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弄得面目全非。
呂秀蓮並對中國大陸不重視人權提出批評,也提醒台灣各界要警惕到中國大陸視大陸在經濟上的強烈磁吸效應。
台灣陸委會日前也公布一份《香港移交五周年情勢研析報告》指出,香港移交五周年以來,政治運作尚稱平穩,惟經濟環境始終低迷,香港民主發展與自治權限亦遭考驗,司法獨立及新聞自由前景仍存隱憂。
陸委會並表示,台港交流逐步改善,但希望能建立正式溝通機制,以便能有效及完善服務台港兩地居民。
====================================
香港基督徒學會:錢其琛講話令人憂慮
回歸五周年,各界紛紛對過去五年政府的管治和香港的處境作出分析。港澳台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亦「趁機」提出一些意見,從六月二十五日的電視新聞或六月二十六日的報紙報道中,可見錢副總理分別就香港民主化和法輪功兩方面作出評論,但無論如何,綜觀錢副總理的評論,真叫人有不少憂慮。
根據六月二十六日《南華早報》的報道指出,錢副總理認為香港的政治民主發展不應與中國大陸的步伐相距太遠。此話已足已動搖港人對落實「一國兩制」的信心!錢副總理更肯定了現時立法會的功能界別選舉和特首的八百人小圈子選舉。他認為選舉委員會由四百人增至八百人、立法會直選議席由二十席增至二十四席已是很大的進步,只可惜,錢副總理的想法與一般市民心中的「全民普選」和基本法中「全民普選」的承諾大相逕庭。顧名思義,「全民普選」的意思就是在選舉中一人一票,社會上任何人士均有平等參與選舉的權利,事實上,基本法中亦白紙黑字說明特首和立法會最終都會透過民主程序提名後由普選產生。若錢副總理認為,一人一票全民普選不及痕7b時立法會的功能界別選舉和選出特首的八百人選舉委員會有代表性的話,這實在有迫切的需要澄清我們對今後香港民主發展,即「一人一票」選出屬於自己的立法會和特首的期望。
*人權狀況面臨危機
從剛公布的高官問責制、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草案》和近年來政府不斷運用《公安條例》打壓遊行集會人士(需一再強調《公安條例》是由毫無民意基礎的臨時立法會通過的。)等事件中看見,香港的民主發展未如理想。除此之外,市民沒有參與的權利,沒有公開諮詢的空間,在很多議題中只處於被動和被「知會」的狀態。再說,香港回歸後的民主發展就是不折不扣的大倒退,其實,一九九五年的立法局是由較現時民主的方式產生,可是臨時立法會卻改變了香港民主發展的方向,錢副總理說的所謂「進步」似乎有意埋葬九五立法局的民主選舉和回歸後民主步伐大倒退的事實。
更令人憂慮的是,錢副總理在針對法輪功事件上,提出基本法二十三條應逐步立法落實,禁止法輪功的活動。我們必須重申,基本法二十三條中的「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等定義含糊不清,只恐怕立法將會為政府打壓異見聲音帶來更多方便。政府不應在缺乏公開諮詢的情況下輕易立法,更不應輕易定義某些社會團體為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或顛覆國家的組織。加上,根據中國的人權狀況顯示,只要言論上「開罪」中國政府便會被定義為「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或「顛覆」罪,在這樣的情況下,不難不叫人擔心,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後只會不斷收窄言論空間,香港的人權狀況正面臨危機。
錢副總理亦指出法輪功長期與外國保持聯繫,應被禁止。若今天政府可透過立法或一些簡單理由禁止法輪功,他日政府亦可利用同一手段打壓任何民間團體。再者,這不只是立法的問題,更是「宗教自由」的問題。一直以來,法輪功活動並沒有為社會上的市民帶來不安,亦沒有破壞社會秩序,若政府此刻隨意標籤宗教團體為邪教組織,似乎有欠說服力。
*擔憂日後無理打壓
現在錢副總理刻意把基本法二十三條和法輪功混為一談,只見其打壓人權、宗教自由甚至言論自由的含義。此外,香港現時有不少宗教團體均與一些外國組織保持聯繫,錢副總理的說話可令不少宗教團體擔憂日後隨時被政府無理打壓的可能性。
五年後,我們看見香港的處境並不如錢副總理所說那麼明朗,從宗教、遊行集會或民主政制發展等方面看,尚有很多問題需作檢討和改進。我們需要一個公義的社會,更需要參與的權利,不論社會上的任何議題,市民都應有一個自由「發聲」的空間和權利。
原載7月1日蘋果日報
====================================
評港府拒法輪功入境事件
香港移交給中國僅僅五年,中國當年承諾 “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時間才過去了十分之一,香港卻早已离開了“一國兩制”的軌道而快速走向一國一制。
在香港回歸五周年之際,香港特區政府再次阻止大批法輪功學員入境之事,在海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6月22日,68歲的美國公民、法輪功學員但碧漢女士被香港入境事務處拒絕入境,并被入境處十余名男女青壯官員強行塞進布袋,驅逐出境。
截至6月30日,共有九十多名來自台灣,澳洲和歐洲的法輪功學員被香港海關拒絕入境。6月30日凌晨十五分, 香港當局強行將滯留國際机場的三十余名台灣法輪功學員遣返台灣。近百名警察凌晨采取行動,動用盾牌等防暴工具,強行把這批學員送上准備飛返台灣的專机。
与歷次和平請愿活動一樣,法輪功學員此次抵港是為了在江澤民訪港期間和平集會,抗議其對法輪功的迫害,及呼吁各國政府阻止江氏對法輪功的鎮壓。這不僅是維護人類道義和基本人權的正義行為,同時也是對香港“一國兩制”的嚴峻考驗。
顯然,香港當局按照了江澤民的指令及黑名單行事,再次證實了“一國兩制”是個歷史騙局。
人們習慣把台灣海峽兩邊加上香港叫做兩岸三地。兩岸三地對待法輪功的態度可大不一樣。99年以前的大陸和香港,法輪功是合法的,修煉者甚眾;而台灣只有少數人修煉,法輪功尚不為大多數人所知。99年江澤民出于一己私利,違背中國憲法和法律,對法輪功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殘酷鎮壓。与此同時,表面上維持“一國兩制”的香港行政當局也亦步亦趨,處處限制打壓法輪功的活動,以便和中央保持一致。從建立黑名單、阻擾在中聯辦前靜坐、及警方以“阻差”為名將16名法輪功學員控上法庭,到大范圍拒絕境外法輪功學員入港,其行為已越來越向大陸靠攏。
再看看台灣,江氏的鎮壓使法輪功廣泛的為台灣人知曉,法輪功神奇的健身強體功效和真善忍強大的道德感召力使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加入了修煉法輪功的行列,台灣政要也不斷對法輪功表示支持。同是中國人統治,為什么港台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
和未被鎮壓前一樣,和被世界各國廣泛接受的今天一樣,法輪功還是法輪功,變得更獨裁更反民主自由的是香港當局。
能否抵制邪惡、維護正義良知,糾正香港政府的錯誤,及防止拒絕法輪功學員入境事件的再次出現,關系到香港人民的命運,香港人民應做出自己的抉擇。
====================================
香港的前途在哪里?
香港主權移交5年了﹐這5年在香港人記憶裡留下的,有97的金融風暴、負資產、禽流感、新機場的混亂、居港權爭議、陳方安生的突然離去以及失業率的颶升等等……在主權移交的第5年,香港人的心情,正如特首董建華在宣誓就任的演講中所形容的,是”複雜而沉重”的。
據BBC分析報導指出,香港人在主權移交前一直享受著種種強勢經濟帶來的優越感,港人到內地,也是以帶著優越感前去的。5年時間過去了,香港竟然淪落到需要內地的援助才能有擺脫經濟困境的能力,而香港人,則要放下過去的優越感到內地去開拓也許在香港不再有的機會。
有香港報章發表評論,指香港市民已經從失望變成絕望,而他們也清楚地看到政府提出的經濟轉型等等的解釋,並沒有能夠為香港提出解決經濟困境的實質辦法。
新的特區政府班子除了要面對使香港擺脫經濟困境的難題,政制事務上也面臨這重大的挑戰。新出爐的高官問責制一改香港沿用多年,以公務員隊伍為政制管理主導的政府架構,不少香港人都把問責制的政制改革視為董建華以香港民眾利益作為賭注的孤注一擲,贏了是其領導有方,輸了,則由香港人來承受後果。
香港《蘋果日報》在主權移交前夕所作的一項民意調查再次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對政府過去5年的施政感到不滿,同時接近70%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5年裡生活質素變得差了。
在香港主權移交的前夕,陳方安生也一改過往從不評論特區政府事務的做法,執筆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向特區政府進言,提出不要用香港納稅人的金錢在內地設自由貿易區,以免使”兩制”的界線模糊,同時不利於香港國際大都會的地位﹔不要為經濟利益放棄香港擁有的特質,刻意去拉近香港和內地之間的區別﹔不要期望北京來拯救香港,因為這不切實際﹔而對於高官問責制的實行,陳方安生也希望特區政府避免”用人唯親”而是”任人唯才”。
BBC認為陳方安生短短數語裡一針見血地點出過去5年特區政府施政的失敗之處。董建華領導下的新一屆特區政府,如何實現其在就職宣誓中提出的恢復香港市民對前景的信心,是一個巨大挑戰。
====================================
美希望駐外士兵有豁免權
—美國否決延長聯合國維和行動

圖為去年9月美國在波斯尼亞的維和部隊。(法新社)
對于聯合國安理會作出的延長波斯尼亞維和行動的提議,美國已利用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權力進行了否決。美國此舉的原因是它要求安理會保證美國的維和人員不會受到國際刑事法庭的起訴,但安理會的其它14個成員國拒絕這樣做。
BBC說﹐聯合國在波斯尼亞有3千名維和人員,其中包括46名美國警官,他們在訓練當地多民族人員組成的警察力量。
聯合國在波斯尼亞維和行動的期限是7月1日。聯合國安理會已同意把維和行動計划原來的有效期臨時延長72小時,以便各方有時間解決有關問題。
北約組織和美國外交人員7月1日表示,盡管美國与聯合國在波斯尼亞維和任務上出現爭議,但是美國軍隊將持續在波斯尼亞進行維和任務。
英國外交大臣斯特勞說,他已与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進行了接触,試圖消除美國對國際刑事法庭的懮慮。
目前,美國是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唯一投反對票的國家。BBC駐聯合國記者說,暫時還沒有跡象顯示各方可以通過進一步的談判解決危机。
美國擔心,其維和人員可能遭到國際刑事法庭出于政治動机的起訴。其它國家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則指出,這樣的擔心是沒有根据的,因為只有在嫌疑人沒有被其本國政府起訴的情況下,國際刑事法庭才會介入。
許多人認為,美國的動机更可能是它厭惡象國際刑事法庭這樣的國際机构。
國際刑事法庭是一個獨立机构,它有權起訴涉嫌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犯有戰爭罪行的人。該法庭得到73個國家的批准,但遭到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的反對。
====================================
歐元兌美元上升利弊互存
目前,歐元已經成為12個歐洲國家通行的貨幣。三月初每一歐元只能兌換0.86美元,可是最近几個星期,歐元實力增加了,目前已經接近一歐元比一美元的心理障礙了。歐元的快速增長使得很多金融觀察家感到震惊。
據美國之音報道﹐盧森堡銀行協會的總經理蒂爾認為,歐元增值主要是因為美元疲軟,而不是歐元自身的實力。蒂爾說:“這要看怎么說。美元的暫時疲軟有几個原因。在某一貨幣价值下跌時,另外一种貨幣的价值自然就上升了。目前這种情況和歐元本身沒有什么關系,多半因為美元。”
*歐元強勁影響出口
蒂爾認為,美元疲軟是因為美國證券市場下跌造成的。而美國股市下跌是因為類似安然和世界電信這些大公司受到了會計丑聞的影響。可是蒂爾說,歐元強勁對歐洲經濟來說并不一定是好消息。他說,歐洲經濟很大一部份依賴出口,而出口貨的价格目前比以前昂貴一些了。蒂爾說:“到目前為止,歐洲經濟希望歐元价值低迷,因為這樣便可以盡量加強出口。這种情況現在要發生一些改變了。因為很多歐洲產品是為了出口,現在這些出口价格增加了,問題自然也跟著出現了。”
設于布魯塞爾的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格羅斯說,出口占歐洲區域經濟的15%,比例很大。他同意,歐元价值增加將使歐洲經濟減慢。格羅斯說:“這就是說,歐洲政策制定人可以高興五分鐘,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強勁的貨幣。然后他們必須接受的事實是,使用歐元的12個國家的出口也要蒙受損失,雖然損失不會很大,但是也有一些損失。這也就是說,歐洲的經濟复興將比原來所希望的軟弱一些。”
格羅斯和其他專家說,歐元強勁倒是有一個很小的正面效果。以美元定价的石油在歐洲區域將比較便宜一些。可是大量的出口損失將遠遠超過了石油所節省下來的錢。格羅斯說,如果美元下跌的幅度太大,真正危險將要來臨。他說,假如一歐元兌換1.3美元的話,則未來的几年,歐洲區域的經濟增長將等于零,這樣也將給金融市場造成一些混亂。
====================================
中國假新聞主要責任者是誰?
章華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最近發表了一篇題為“杜絕假新聞”文章,承認近年來,在中國假新聞泛濫。文章指出﹕“假新聞的製造者與刊登者都應受到批評和處罰,但責任的主要方面還是某些新聞媒體。”“媒體對新聞打假責無旁貸”云云。
說句公道話,假新聞泛濫成災,“職業造假”的“自由撰稿人”有責,新聞媒體也有責,但是熟悉中國傳媒運作的人都知道,許多假新聞的製造者、支持者和鼓吹者,其實是中共各級黨政領導人。
中國的假新聞泛濫成災,其實并不是《人民日報》所說的“近年來”才出現,而是幾十年來一貫制。1958年﹐毛澤東號召全國要組織生產大躍進,要趕英(國)超美(國)。於是乎,官方媒體–從新華社到各級報刊、電台,便大吹糧食畝產量多達幾萬斤等等。誰知當所有媒體大吹工農業生產已按照毛的要求實現了大躍進之後,各地都出現了嚴重糧荒,全國餓死了幾千萬人。當時﹐中共中央宣傳部曾責令各個媒體檢查為什么會有虛報高產的假新聞﹐但寫稿的記者翻出原稿﹐證明這些假新聞都是根據當地黨委的意見寫成的﹐而且還有黨委書記的簽字。假新聞的主要責任者是誰﹖大家心中有數。
鄧小平復出提出改革開放﹐經濟利益掛帥﹐假新聞不但沒有殺住﹐而且又有了新的發展。一些記者為利益驅動使然寫假新聞﹔但大量假新聞﹐還是中共各級政黨領導的官員炮製出來的。
最近揭發出來的吹(牛)﹑賣(官)﹑嫖﹑賭﹑貪五毒俱全的湖北貪官張二江就是一個典型。張1988年被任命為湖北丹江口市市長﹐丹江口市是湖北一個貧困縣。他當市長時市內生產總值才5億多人民幣。這個五毒市長深知要繼續往上爬﹐就要靠媒體吹。1993年﹐他宣佈丹江市的生產總值經過他領導全市人民大干快上﹐已高速增至16億多人民幣﹐比上年增了近8億元﹐并要媒體為他大吹特吹。此後﹐連年翻筋斗﹐宣佈全市已“全面脫貧”。在湖北的傳媒大力吹捧下﹐湖北省委把丹江市評為“十強縣市”﹐張二江也被提拔為省直轄的十堰市黨委書記。後又提昇為天門市委書記。但他的繼任者接手的是一筆假大空的爛帳﹐只好向上級重新申請將丹江口列入國家扶貧嚴重縣市。
湖北一家媒體的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訪問了丹江口市一位幹部﹐問張二江為何可以靠製造假新聞陞官﹖這位幹部談及此事時竟說﹕“浮誇風其實各地都有﹐只不過丹江口被揭發出來才成為典型。有的地方可能比丹江口更加嚴重。”
在3月舉行的全國人代會上﹐有的代表提出﹐全國有1.5億至2億農民沒有工可做﹔城鎮有數千萬人失業和下崗﹐就業問題十分嚴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也承認農民增收問題使他頭疼﹐他參加湖南代表的討論時﹐要湖南不要再拖欠幹部和職工的工資﹐提出要開創濟貧。可是他的話剛說完不久﹐國家統計局在中共高層領導人的授意下﹐卻通過各地媒體報導2001年中國農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5%。接著又在媒體大吹2001年世界經濟雖然放緩﹐但中國經濟依然高速增長7%云云。面對這些互相矛盾的講話和新聞報導﹐難怪外國傳媒對國家統計局通過傳媒公佈的高速增長的數字提出疑問﹖
在毛澤東執政年代﹐大陸在實際工作中和在新聞報導都反過浮誇風﹔但由于沒有人敢觸動刮起浮誇風製造假新聞的主要責任者毛澤東﹐所以根本就反不下去﹐只好不了了之﹐以至時至今日﹐各級黨政領導的浮誇失實和媒體的假新聞依然氾濫成災。這次《人民日報》發表的《杜絕假新聞》的文章﹐把假新聞的責任的主要方面推給新聞媒體﹐不敢指責那些炮製假新聞的黨政領導幹部﹐更不敢指責當權的高官大官。因此﹐看來中國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固然難﹐要杜絕假新聞﹐更是難矣哉﹗難矣哉﹗(篇幅所限﹐僅摘其概要﹐原文見大紀元新聞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