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取代歐洲成全球最大手機市場台商有機會

人氣 1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28日訊】根據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調查發現,亞太地區已經取代西歐成為行動電話最大市場,其中大陸是最重要的市場。MIC認為,雖然台灣手機製造離韓國仍有一段距離,但應以製造優勢及縝密行銷策略,在台灣及大中華經濟圈建立基本市場,進而擴及亞太地區,搶佔市場。

據中央社7月28日報導,根據MIC蒐集資料顯示,全球行動電話集中在亞太、西歐及北美地區,2001年合計達82%,預估2005年比重提昇至84%,而亞太地區已於2001年取代西歐,成為行動電話最大市場,其中大陸是最重要的市場。

MIC預估,今年全球手機銷售量比去年微幅成長,大約為四億支手機的規模,預估到2003、2004年因為換機需求才有大量成長。

在台灣的行動電話產值預測部分,MIC預測今年全年產值約有16.53億美元,成長率為92.6%,預估明年將達到24.98億美元,成長率為51.1%,仍可維持高成長。

綜觀全球市場,MIC產業分析師簡文強表示,1999年以來,全球手機市場以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前二大品牌市佔率逐年增加,達近5成比重,前10名以外的廠商佔有率維持在14%左右,第3至10的廠商佔有率遭到壓縮。後起之秀中國大陸及韓國廠商不容忽視,日本廠商捲土重來企圖心也強。

簡文強說,雖然大陸手機市場已邁入成熟期,由1996年至2000年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83.2%,減緩到2000年至2005年的12.6%,但2001年大陸市場已佔全球12.2%,預估2005年比重增至13.9%,包括三星、西門子、索尼愛利信紛紛搶進大陸市場。國際廠商在市場區隔及產業競爭下,將逐步釋出中、低階手機訂單,但在韓國等廠商競爭下,台商不一定接到訂單。

面對大廠在大陸佈局及韓商、後起大陸廠商的競爭,簡文強建議台灣手機廠商,應基於Time to Market的要求,加強與客戶在產品開發概念上的溝通,而且針對手機消費性產品特色,對產品市場需求要更為敏感,同時加強元件整合與設計能力,以創造加值空間,並強化元件庫存控管能力,才能增加競爭優勢。

簡文強表示,台商應以生產製造優勢作為拓銷市場的後盾,且面對成熟的行動電話市場,應有更縝密的行銷策略,強化產品外型設計能力及明確定位的產品線,謹慎規劃不同產品操盤策略,在台灣及大中華市場建立基本市場,進而進軍全球最大手機市場亞太地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父告發兒子偷錢買手機
美林大幅調降 今、明兩年全球手機銷售預測
台灣桃園市驚傳手機爆炸案
芬蘭科學家發現手機輻射可能損害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