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7日訊】中華網7月17日消息, 漂亮的盒子里裝著一個怪物頭,“可樂罐”里裝著一只“大拳頭”,還有“骷髏”面具和擺設。這些都是在天津市場上流行過很長時間的“時尚玩具”。這几天,有一些學生告訴我們,這些已經是“過時”的東西了,他們現在玩儿的比這些“刺激”多了。
据《每日新報》報道:一位家長向我們反映說,一天晚上,儿子說要給她個好東西,說著話就從手里一堆黏糊糊的膠質物中拿出一截“手指頭”,差一點儿就把這位媽媽嚇暈過去。這几天,我們也總是听說一些新的惡作劇玩具正在天津市場上流行,為了能在市場上找到這些新的玩具品种,昨天,記者專程到熱鬧的濱江道去打探究竟。記者還特地找了一位正在本市一所中專讀書的女孩子做“導購”。一路上,她介紹,現在最流行的就是一些“指頭”、“血液”、“眼睛”、“鼻涕”之類的玩具。這都是一些同學用來嚇唬人的。
到了繁華的濱江道,在她的指引下,我們進了一家小店,女店員正忙著,三五個十六七歲的學生正在選擇“玩具”。他們一邊選一邊說:“就是這种。”看來是有目的來買的。記者看到他們買的有一种紅色黏稠的“血漿”,里面還藏有“眼珠”;還有的是一只“腳”的模樣,上面還“流血”;一种“鼻涕液”打開后流出的是令人作嘔的“鼻涕”。我們的小“導購”不停地問:“還有什么新鮮玩意儿?”女店員就拿起一個“骷髏”的擺設,人從它跟前一過,它的腦袋就一下子耷拉下來,雙眼冒著綠光,一個勁儿地發出可怕的慘叫。在柜台上,各种“骷髏”樣的面具做出各种恐怖的表情。一路上她都在尋找一种新的玩意儿,說那是一种粉狀物,倒入口中,含一小口水,殷紅的“鮮血”就能從口中涌出來。她的同學有人玩儿過,她不知道在哪里買的。她告訴我們,這种玩具在學校里流行得特別快,誰要是有一种新的玩具就會讓同學們羡慕,很快就會有人去模仿。
店里的店員也說,這些東西賣得可快了,特別是放假以后,天天都有十多個學生來購買,多是大中專學生,也有小學生。還有就是一些年輕的“上班族”也來購買,他們還把這些東西當成禮物送人,越是奇异、恐怖的東西越要包裝得好看,就為了嚇人一跳。購買這些東西的還大多是“回頭客”。他們總要來問一問有沒有新的貨。
學生:這种玩具夠“刺激”
學生們為什么喜歡這种玩具?我們詢問了一些正在購買此种玩具的學生,他們的回答很相似:別的東西玩儿膩了,這些東西很“刺激”,可以嚇唬人。平時家長為他們購買的都是一些益智玩具,要不就是洋娃娃、七巧板什么的早就玩膩了。還有一些孩子說,在學校里有一些同學用這類玩具嚇唬過自己,自己也要用這种方式去嚇唬一下他們,不能吃虧。一些成年人來購買這類玩具的原因就是平時壓力過大,心情不能放松,就想找刺激,以嚇唬別人來放松自己。
教育專家:恐怖玩具對孩子沒好處
天津市儿童發展中心專家組的專家們說,這些年,玩具的變化不多,充斥在大商場里的一直是老一套的洋娃娃、積木等几大類,品种不夠丰富。所以,孩子們就會去找一些他們認為是新鮮的,好玩儿的玩具。惡作劇玩具無疑滿足了孩子的這种需要。惡作劇能讓他們從被人嚇唬再轉變成嚇唬別人中得到快樂,但這种快樂對于孩子的心理發育沒有好處。
這些惡作劇玩具給孩子的是一种不良的教育,孩子們從中學不到任何知識和技能,只能讓他們學到暴力和報复。還有這些玩具的衛生條件是不是能過關,會不會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質都值得考慮。一些孩子由于受到惊嚇也可能會發生意外。如果孩子們已經喜歡上了這种玩具,家長們也要注意引導。切不可簡單粗暴,孩子的好奇心是正常的。要讓孩子們知道令別人難堪、讓人當眾出丑是很不道德的行為。家長們還要注意的是,把戶外的游戲和玩具還給孩子,這樣孩子才會生活得快樂健康。
玩具專家:不該銷售
天津市玩具協會的副秘書長鄭振峰說,他也听說過這類玩具,按規定,玩具上除必須標明使用說明外,還必須注明警示用語以及玩具的名稱、厂名、厂址及生產日期。這類玩具都沒有這些標志,是不應該在市場上銷售的。可是,現在對于玩具,只有一個行業標准,只是對玩具的技術和質量有要求,這种東西能不能叫玩具,是不是應該限制生產還真沒有一個明确的法規。但這些東西宣揚的是一种暴力、血腥,對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沒有好處,他奉勸人們還是不玩儿為好。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