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財政漏洞 大陸查稅將更嚴苛

人氣 4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5日訊】挾著強大的民意基礎,六月份中共政府終於宣布停止「國有股減持」計畫,這項政策的更動,令數千萬投資人鼓舞,股價指數自然扶搖直上;然而在這個消息背後,還潛藏了包括加強徵收個人所得稅、出口廠商退稅愈欠愈久等財政收支不平衡的明顯訊息,在在反映了今後幾年內,大陸的財政不容樂觀。

國有股的減持,一般大陸老百姓看到的是股市有救了,但相對的,要藉由國有股減持來籌措的社會福利金,這個財政大洞還不曉得要由那些收入來填補。

個人所得稅 稽查重點

中國時報7月15日報導﹐進入WTO後,關稅占財政收入比重肯定會降低,企業所得稅已嚴查了幾年,不少外商抗議稽查手段過於嚴苛,甚至已到了擾民地步;看來看去就屬個人所得稅這一塊,未來還有廣大空間可以發揮。

嚴查高收入族群所得稅的口號,在大陸已不是第一次喊出,早在五、六年前,中共國家稅務總局就在廣東的東莞、深圳等城市實施試點,每家台外商公司的非大陸籍幹部,按照職務高低劃分收入多少,再以此為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

最近的嚴查個人所得稅,應該是老調重彈,只是中央決定要更為貫徹而已,同時查稅的對象還不僅限於外商和台商,還普及到當地的高收入群,如領股票發財的科技新貴、演員、個體企業老板等。

為了響應中央的號召,凸顯自己的政績,各地方政府都陸續在六月份開始,召集各地的台外商,說明官方要貫徹對外籍人員申報工資收入的決心。

就以台資企業數量最多、投資也最龐大的江蘇省為例,為了配合中央的政策,省地方稅務局還向各城市頒布了「外籍個人核定收入水平測算表」。不過規定並不是死的,通知中還明示,各地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測算表核定的收入水平的二○%內進行調整。

經過了各地方稅務局按照政策各自表述後,就以蘇南各地而言,蘇州市董事長級的台商申報最低月收入的標準是一萬五千元人民幣,但到了台商較少的太倉就變成了八千到一萬元;既然已進入了嚴查階段,同時地方政府還擁有一些行政裁量權,此時的徵稅標準就成了優惠政策之一。

不過收入申報標準再怎麼低,蘇州市範圍內的五市兩區,層級最低的台幹也要五千元;地方稅官還向台商透露,如果往後未達標準申報,那肯定是要處罰,同時還要追溯既往,要的就是台外商踴躍按標準申報。

甚至部分地方稅務單位還提醒台外商,如果拒絕申報被查到,就要嚴格按照江蘇省的標準執行徵收,對不同情節作出處罰,並且離境時將會在機場被扣留。

出口退稅 將日趨延遲

由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並未簽訂「租稅減免協議」,以往許多台商對台籍幹部在大陸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態度,往往都是能少就少,不過隨著時空環境變化,加上中央的財政收入缺口仍大,未來對這方面的徵稅只會更嚴不會更鬆。

至於對出口廠商拖延退稅的情況,前幾年,主要是廣東省內較為嚴重,因為當地的退稅配額較少,但出口廠商卻是全國之冠,以致拖欠成為一種常態;但這種現象,受到大陸全國財政困難日益嚴重化的影響,包括江蘇和浙江等以往出口退稅較正常的廠商,也面臨了退稅延遲的問題。

嚴打逃稅 不再是口號

據多位台商透露,今年以來,連蘇州地區的外銷廠商,都相繼出現出口退稅拖延的現象,甚至還有去年的退稅,今年都尚未結清的案例。不過由於中共稅務總局的規畫中,江浙等地的出口退稅配額較多,最近已有不少台資企業接到去年的大筆退稅款項。

在擴大內需所費不貲,同時社會福利、下崗工人的照顧問題都相當嚴峻的環境下,中國大陸稅務總局在傳統稅目強項中,一定還會再努力強化新的財政收入,因為連徵收難度和單位成本都高的個人所得稅,都成為了未來的徵收主力;往後在嚴打逃稅的前提下,在大陸誠實納稅,可能會愈來愈不像是口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河北地方官無視輿論監督嚴重違反人權
汕頭市委書記 庄禮祥下台
挺扁台商遭中共查廠查稅
港明年實施電話查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