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2日訊】六、七年前,農委會就不斷出面協調台南縣市政府,為黑面琵鷺保護區劃設計畫加把勁兒。自從台南縣長蘇煥智上台後,即刻兌現過去的承諾,力挺黑面琵鷺到底,但保護區主要覓食區所有權還掌握在三十六位鄉民手中,他們不願放手,進度就無法繼續往前推動。最近保育人士透露,這三十六位鄉民態度出現軟化。
據中時電子報十二日報導,延宕已久的「黑面琵鷺保護區」劃設計畫,出現一線曙光。當地養殖漁民協商後達成共識:只要農委會肯同意給予近億元補償金,他們將無條件讓出魚塭作為黑面琵鷺的家,甚至可以照顧牠們的三餐。
六、七年前,農委會就不斷出面協調台南縣市政府,為黑面琵鷺保護區劃設計畫加把勁兒。不過,因為當時濱南工業區開發案正好也看中曾文溪出海口,保護區及工業區開發計畫因而開始艱苦的拉鋸戰。
台南縣長蘇煥智上台後,即刻兌現過去的承諾,力挺黑面琵鷺到底,工業區開發計畫明顯居於弱勢。不過,黑面琵鷺保護區劃設面積多寡,各方看法不一,最後連他也拿捏不出分寸,整個案子就這麼卡住。
台南縣政府擬定劃設的保護區面積約有一千四百公頃,但其中主要覓食區幾百公頃的魚塭地所有權還掌握在三十六位鄉民手中,他們不願放手,進度就無法繼續往前推動。
保育人士透露,最近這三十六位鄉民的態度軟化,並且同意只要農委會出面協調縣政府補發合理補償金,就讓出所有權!根據鄉民私下估計,補償金總額約近億元,「他們覺得很合理,因為光是台北關渡水鳥保護區,政府給予的補償金就高達十幾億,相對而言,這近億元的要求應該不過份。」
鄉民決定,近期北上陳情,要求農委會正視他們的訴求。保育人士指出,促使鄉民的態度出現這麼大的轉化,關鍵是經濟不景氣;他們眼看台灣沿海漁源枯竭,養殖業也面臨瓶頸,才會寄望領筆錢好轉業。
最近一年,農委會試著輔導七股地區鄉民發展生態旅遊業。而漁民們也看重這市場,準備朝這方面發展世界第二春。保育人士指出,「有漁民還盤算好了,等領了這筆補償金,就要來伺候黑面琵鷺,不再像以前一樣唱反調了;這就好像養金母雞的道理一樣」。(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