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30日訊】中大數學科學研究所長丘成桐指出,中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有必要設立不同程度學校,讓程度好的學生有足夠自由轉班或轉校。他又批評,本港大學的水平近十年來大有進步,但學術水平仍重量不重質。
身兼哈佛大學數學系講座教授的丘成桐在《香港家書》說,亞洲的學校對十二歲以前的小孩要求較多,課外活動較少﹔中國學生的考試成績較好,但獨立思考和創意比不上美國學生。學校有責任培養通才學生,培養他們的人格、語文修養和對時事歷史的認識。
他認為,若社會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學生便會自動學中文﹔若社會有深厚的西方文化,學生就會發覺必須學英文,母語教學的問題亦不會存在。老師方面,曾在培正中學讀書的丘成桐說,當年培正的數學老師是一流的,但亦有老師對他們的專業不熟悉,學生很快便找到不學習的理由。
他反對家長過早催迫資優兒童發展,因這會令他們承受極大壓力,且少有知心朋友,最終反而不能成才,老師亦不應以考試成績作培養學生成才的標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