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擅自給嬰儿服藥

曉彤 整理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21日訊】生活中,有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一發現孩子稍不舒服,不經醫生指導,就憑自己一點點醫藥常識,擅自用藥,殊不知這种做法是錯誤的,甚至是危險的。

其中常見的几种錯誤做法是:

一、見痛必止。

  疼痛是多种疾病的早期信號,誘發疼痛的原因很多,如炎症性疾病、痙攣性疾病、血管性疾病及惡性腫瘤等均可引起疼痛。有些年輕的家長發現孩子訴說疼痛就盲目地應用止痛藥,用藥后疼痛症狀雖暫時得到緩解,但很容易掩蓋病情,干擾疾病的發展規律,造成誤診、誤治,使病情加劇惡化。

二、見熱即退。

  發燒是幼儿患病的常見症狀,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一种臨床表現,研究證實,人體發燒時體內代謝加速,血液循環加快,利于毒素排出;能刺激免疫系統,提高免疫能力;亦可動員體內臟器的潛在能力,以适應人體內部的急劇變化;還可使肝臟解毒功能加速,阻礙細菌生長繁殖。有些年輕家長發現孩子稍有發燒,就不分青紅皂白的濫用退燒藥,以期達到迅速降溫之目的,其實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在沒有弄清發燒原因之前輕易退燒,常會掩蓋病情,削弱幼儿抗病能力,對診斷和治療都是不利的。

三、見咳必止。

  咳嗽是嬰儿常見的呼吸道症狀,由于小儿支气管粘膜嬌嫩,抵抗外界病菌感染的能力差,故容易發生呼吸道炎症而產生咳嗽。從醫學角度上講,咳嗽是對人體的一种保護性反射,呼吸道內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過咳嗽而排出體外,起著清洁呼吸道并能使其保持通暢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輕父母發現孩子稍有咳嗽,便急于給孩子喂各种止咳藥、止咳糖漿,止咳藥進入人體后能迅速作用于咳嗽中樞,產生強有力的止咳效果。這种做法雖可暫時緩解咳嗽症狀,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積于呼吸道內,繼發細菌感染,嚴重時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引起肺不張、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未明确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輕喂止咳藥。

四、見瀉必止。

  腹瀉是幼儿的常見病,多由胃腸功能不健全、腸道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細菌感染及內分泌障礙等原因所引起。從醫學角度上講,腹瀉對人體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腸道內的細菌和毒素均可通過腹瀉而排出體外。然而,有些年輕的家長發現孩子大便稍有稀薄,就急于盲目應用止瀉藥。止瀉藥具有強有力的收斂作用,服用后雖可暫時緩解腹瀉症狀,但存留于腸道內的細菌和毒素卻不能排出體外,這些細菌和毒素在腸道內迅速生長繁殖,繼發多种疾病,嚴重威脅幼儿健康。故對幼儿腹瀉的治療決不能一概而論,應針對病因對症治療。

《聯合早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安吉麗娜-朱莉領養柬埔寨儿童受阻
研究顯示: 嬰儿在睡眠中學習語言速度快得惊人
父嬰交往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30元賣掉嬰儿 “死嬰”12年后“复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