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在昆侖山下探尋華夏文明起源獲重大發現

人氣 14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1日訊】(新華网格爾木6月9日電)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許新國日前透露,他帶領的考古隊在昆侖山下北側70多公里處的青藏鐵路三岔河大橋建設工地地表發現了30多件石片、石刀和石核等細石器時代的文物。

  許新國在距文物發現地120公里的青海省格爾木市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這將可能是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它將可能填補華夏文明從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到西藏自治區聶拉木之間一個半月型文化傳播帶在青海省缺失的重要一環。

  他說:“我們將在年內進行地層文物發掘,以掌握國內外考古學界認可的确鑿證据。如果在地層內發現同樣的文物的話,不僅說明中華民族的祖先從3万到1万年前就在青藏高原的青海生活,更證明昆侖山也是華夏文明的一個重要起源地。”

  許新國認為,在三岔口發現的文物屬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細石器時代,与西藏和內蒙古發現的同一時代文物很接近,是“一脈相承”的。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与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青海省考古工作者的發現,預示著有希望從當地找到能判明确切年代的細石器文物和地層依据。如果能從地層中發掘到這類石器,將是中國考古史上意義非常重大的考古發現。”

  他說,在青海和新疆,這個歷史年代的考古發現基本是空白的,這次前景良好的發現有利于研究古人類在1万年以前在昆侖山的活動、古地理環境和气候生態變化等。

  据了解,由許新國率領的文物普查隊5月23日出發前往位于柴達木盆地南緣的格爾木市,著手對將在6月底正式開始鋪軌的青藏鐵路二期工程沿線青海段進行文物普查。根据地質部門的情況介紹和對三岔河特大鐵路橋工地地形的判斷,文物普查隊員對一特定區域進行地毯式搜尋,終于發現了這几十件文物。

  在距三岔河300多公里處的小柴旦湖,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考察組曾發現過數百件石核、石片和石器,并認為年代應在2万年前左右。据了解,考古學界對于這一發現是地表發現還是地層發掘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看法。

  昆侖之稱出自匈奴語,意為“橫山”。昆侖山脈東西長25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西段喀拉昆侖山是塔里木盆地与藏北高原的自然分界線,東昆侖由三大山系組成,北支阿爾金山--祁連山、中支昆侖山、南支唐古拉山,形成世界屋脊。

  華夏文化眾多的神話故事出自昆侖,如女媧煉石補天、精衛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和嫦娥奔月等。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封神演義》和金庸的《天龍八步》等數百部通俗小說都提到昆侖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董樂山:東方主義大合唱?
全美學自聯就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聲明
華夏文明:茶
華夏文明:養生之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