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日訊】事件 征婚啟事貼高校28日中午﹐四川大學佈告欄前貼出一張母親代女征婚的啟事。這是一張普通的征婚啟事﹐16開大的打印紙上寫着征婚者的情況與應徵者所該具備的條件﹔這又是一張不普通的征婚啟事﹐是一位母親為心愛的女兒招夫拋出的紅線。落款的下面﹐這個細心的媽媽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寫了8個﹐每一個都是單獨的一小張﹐不僅便於揭榜者能與她聯繫﹐又保證啟事內容不受損害﹐讓更多的人能看到。
陋室相依20年
天府早報5月31日報道﹐昨(30)日﹐通過留下的電話號碼﹐我們與這位自稱為一位普通母親的陳菡(化名)女士取得了聯繫。並趕到了她位於東郊某廠宿舍區一套不到50平方米的簡陋套一家中。除了兩間約10平方米大小的房間﹐陳女士的家就只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廚房也是搭在一個小陽臺裡。陳女士的房間是較小的一間﹐一張大床﹑一個小木櫃﹑一架風琴和一張放着電腦的老式書桌擠得房中的空間十分狹小。陳阿姨坐在椅子上﹐點開電腦﹐一張黑白全家福照片製成的桌面躍然而出。很久以前的照片了﹐她的眼光在上面停留了幾秒鐘。照片上﹐一個年輕貌美扎兩個辮的女子和一位相貌俊朗的男青年緊緊相偎﹐一個笑意盈盈靈秀的小女孩緊靠在他們中間。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小殊她爸爸在她小學時就去世了﹐我和小殊相依為命了近二十年。依舊是藍衣藍裙﹐從58歲的陳阿姨身上依舊能找到她年輕時的影子﹐只是多了些白髮﹐添了些皺紋。
女兒未嫁媽心急
為了女兒的終身大事﹐我去過婚介所﹐也嘗試過其他一些方式﹐但結果都讓我失望。經過女兒的同意﹐同時想到學校相對單純些﹐於是我從去年開始就在市內各大高校貼征婚啟事﹐西南交大﹑電子科大……每一次都應者寥寥﹐也大多不達標。儘管我也覺得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為了女兒﹐我願意。對於應徵者寥寥﹐陳阿姨猜測男士們肯定在想小殊這麼大了沒結婚肯定以前受過比較大的刺激﹔肯定也有人會猜去年來征婚今年又來﹐多半是個醜八怪……說到這兒﹐陳阿姨又笑了﹕其實都不是﹐我女兒眼睛大大的﹐眉毛濃濃的﹐和社會很合拍﹐又是那麼地熱愛生活……
大齡才女未嘗愛之味
女兒出類拔萃說到女兒周殊﹐陳女士自然讚不絕口﹕中學是在成都七中讀的﹐本科在華西醫大讀藥學﹐現在又在攻讀生物製藥的碩士學位﹐她肯定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她指着屋裡的吉他﹑風琴﹑二胡﹐笑着說﹐這些樂器都是女兒的﹐女兒是無師自通的那一類人﹐從未參加過什麼培訓班拜過老師﹐照樣玩得轉。她從不趕時髦﹐衣着打扮樸實大方﹐我有時也會說﹕你也把媽媽給你買的口紅擦上點兒啊。可她說她就是做學問的啊﹐不需要在打扮上過份花費心思﹐自然即是美嘛﹐哈哈哈哈……笑聲中飽含着對女兒觀點的讚同。愛情不可或缺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應該擁有愛情﹐愛情可以讓人更加美麗﹑更加健康﹑更加上進﹐沒有愛情是一種缺憾。她認為﹐最適合開始談戀愛的年齡在20歲左右﹐女兒遲遲遇不到意中人﹐這很讓陳女士擔心﹐優秀的女兒是應該有一個圓滿的人生的﹐陳女士把女兒的愛情久候不至的原因歸結為學業太忙﹐太專心于自己的事業。
優秀男孩太少
周殊是工作了五年才考的研﹐在工作期間就沒有碰到心儀的人嗎?對於記者的提問﹐陳女士淡淡地說﹕周殊工作的單位女性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少數幾個男同志又都是結了婚有孩子的﹐也有人給她介紹﹐她有時也會去見見面﹐但是符合條件的男士實在太少了。陳女士舉了個例子﹐某男畢業于某名牌大學﹐可與人交談時老是東張西望﹐絲毫不尊重別人﹐這對十分看重人品的周殊母女來說﹐當然是不能接受的。優秀的男孩太少了。陳女士說﹐自她貼出征婚啟事後﹐也有一些應徵者打電話來﹐有的條件聽起來還不錯﹐可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他正在與別人同居呢﹐讓她有一種不被尊重甚至被戲弄的感覺。
母女不堪重負
在陳女士提供給我們的周殊自白中﹐有恨老天何閏年閏月不閏豆蔻芳華的感嘆﹐而作為母親的陳女士也為女兒的青春飛逝揪着一顆惴惴的心﹕男人在35歲時還可以神采飛揚﹐而女人在35歲時卻已是明日黃花。女兒已經28歲了﹐還不曾嘗過愛情的甘露﹐親戚們無休止近乎詰難的關心﹑四週鄰里帶着各種猜測的指指點點﹐讓這對母女不堪重負﹐說到傷心處﹐陳女士悄悄掏出手絹抹去了忍不住掉下來的淚滴。
觀點
外行湊熱鬧﹐內行看門道。昨日﹐成都3位女性專家﹐就此事發表了各自觀點。
觀點A﹕僅僅看上去美
劉恆(省婦聯婦女研究所所長)﹕這還是中國傳統婚姻觀的反映。為什麼沒有到社會上﹑到工廠裡貼啟事?因為高校裡聚集了高學歷男性。受傳統影響﹐中國女性更希望婚嫁對象是強于自己的男生﹐最次的也要求起碼要與自己相當。繆珍南(省婦聯婦女研究所副所長)﹕從形式上看﹐到高校貼啟事征婚﹐是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約束。這種征婚方式﹐表面上看的體現現代女性自主﹑開放﹐但實際上還是希望在婚姻中找到靠的感覺﹐擇偶意識的傳統本質沒變。
觀點B﹕社會進步表現
郭虹(省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這件事很正常﹐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高學歷﹑高素質女性﹐在擇偶上不降格﹐以求寧缺勿濫﹐單身女性﹑丁克家庭也開始增多。這正體現女性的自立﹑獨立意識增強了。
觀點C﹕才華不敵美貌
劉恆﹕中國一直有郎才女貌的說法﹐其實就是社會認可的擇偶標準。男性仍然在家庭中佔了主導地位﹐要求女性有貌則可﹐這是我們一直要力圖改變的觀點。繆珍南﹕有兩女﹐一貌美但愚鈍﹑一貌丑卻聰慧。如作為擇偶標準﹐許多男性更看中前者。從如今電視廣告中﹐女性代言更多的是隆胸﹑收腹﹑美容等廣告﹐而男性一亮相多為管理﹑科研形像﹐由此可見一斑。
觀點D﹕婚姻剝奪不公
郭虹﹕在社會學中有一種理論叫婚姻階梯﹐即﹕若將男女按級分為A﹑B﹑C﹑D﹐A男多選擇B﹑C﹑D女為配偶﹐B男則選C﹑D女﹐依此類推﹐條件差的D男與優秀的A女處於難婚配狀態﹐這就出現他們的婚姻剝奪。劉恆﹕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並不鮮見﹐是社會保險體系不完善﹑傳統婚姻﹐以及現實社會競爭﹑經濟壓力造成的。早報記者蘭俊
不可多得
周殊曾經供職5年的成都市某醫院領導給了她很高的評價﹕她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優秀女孩﹐上進﹐有事業心﹐聰穎好學﹐善良大方。她辭職去讀研究生我們都很捨不得﹐但為了她的發展﹑她的將來﹐我們也只有不可多得了。
才女網上發帖致無名氏
子夜﹐聆聽地球在太空運行時那包羅萬象的沉寂總會產生莫名的壓迫感﹕人生苦短﹐去日苦多﹐我在何處?我是何人?……活得匆忙﹐來不及駕馭好生命這輛疾馳的戰車。於是﹐在且戰且走孤身奮戰的一路狂奔中﹐我一直在呼喚着你﹐一直在期待着你。那麼﹐你是誰?你在何方……我抖抖地掬着自己那顆雖小卻滿儲着柔情的心﹐在這歷史的深沉落寞中無言地翹首未來。假如你身心健康並有類同我的楚楚情愫﹐假如你有足夠的靈智與睿敏﹐假如你也在書叢中攀登日久為學問為生計而支付了許多生命的庫存尚情懷翩翩﹐假如冥冥中你也正尋覓着那份純淨的愛﹐上邪!祈禱上帝給予我們相遇的機會。地球在執拗地轉動﹐它產生巨大的離心力將一代又一代人甩掉。活的就是現在!如果你就是我長久等待着的那個人﹐請把手伸給我﹐讓我們相攜相扶走過跌宕﹐走出迷茫﹐走向生命的至高點﹐直到謝幕下場圓寂了。心長時促﹐言不盡意而其心惴惴﹐謹此。我壬午年槐月于蝸居作為檻外人﹐這只是一席空茫的侈談。抖抖地寫下這些文字﹐僅是衝冠一怒為征婚。而矣而矣。在恥談婚戀的校園網上﹐膽敢這樣開先河者不可謂不放肆也。且人信才女必丑﹐其放肆而兼醜惡﹐不能不令人咋舌。故特別提醒諸君﹐讀後多喝些水方可蕩滌胸中濁氣。一哂。在此一併感激為我發貼子的研究生院有關領導﹔感激深愛我的母親與那些為此而給我家打過電話的問難駁詰的師兄師弟們。謝謝!再頓首
附﹕征婚啟事原文
生命從這頭到那頭總是且戰且走。無盡的征戰難免令人疲憊與睏乏﹔征戰中也難免受傷與失利。人生並不總是楊柳春風﹐在遭遇驚濤駭浪時﹐哪裡是我們喘息的港灣?誰能同我們相攜相濡﹖誰來和我們風雨同舟?煢煢獨行的漫漫孤旅中誰給我們體貼與呵護?作為母親﹐我祝愿天下適齡的孩子們都能尋覓到屬於自己的那份真愛﹐都能享受到愛情的溫馨與滋養。我女兒今年臨屆28歲﹐現就讀於四川大學某院碩士研究生部(有過工作經歷)。她健康活潑﹐明眸皓齒﹐溫柔靈智﹐純潔善良且頗具才情。身高1.6m﹐體重50kg。奈何因父母未予以適當關心﹐加之她也忙於學業﹐無暇社交﹐故至今沒有涉及婚戀大事。作為母親﹐我在反省自己的過失之余就只能這樣來為女兒尋覓人生伴侶了。如果你身心健康﹐品行端正﹐身高在1.70米以上﹐不嗜煙酒﹐性格開朗﹔本科﹑碩士畢業于國家正規大學﹐具有相關學歷學位﹐且至今勤奮好學﹐在本學科內有更高追求﹔年齡在29~35歲間﹐未婚﹐並有意結識我女兒﹐請撥電話8411XXXX與我聯繫。我誠摯地希望優秀的你能成為我的愛婿。此啟一個普通的母親二○○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聲音
李奮生(男﹐理工大學文法學院2001級研究生)﹕這個母親很偉大﹐她出於對女兒的關心愛護﹐張貼征婚啟事完全可以理解。女孩子研究生畢業時年齡不少于26歲﹐相對來說已過了談戀愛的最佳時機﹐母親或許出於這方面考慮。大部份的女研究生都相貌平平﹐她們往往通過提高文化層次來獲得社會的認同感。在努力學習的過程中﹐伴隨的多是極端的情緒壓抑﹐這勢必會影響一個人正常的心理狀態﹐會對她們今後的擇偶﹑家庭﹑婚姻生活帶來障礙。從這方面來說﹐其母親的行為有可取之處。張越友(女,文法學院2000級研究生)﹕不贊成其母為女兒征婚的行為。感情的事情可遇不可求﹐不刻意尋求。事實上女研究生並非她媽想象中那樣﹐真正能欣賞高學歷高素質女性的大有人在。高志友(女,研究生)﹕母親的行為可以理解﹐但學校是一個相對單純的地方﹐把征婚啟事貼進校園﹐似乎不太雅觀。林代華(男,成都中醫藥大學藥理學研究生)﹕28歲不算大嘛﹐我們那些師姐30多歲沒結婚沒耍朋友的大有人在。另外我猜想是不是周殊的生活圈子太狹窄了。早報記者代婉瑩何箏方華
鏈接﹕四成女生想考研
據了解﹐女生報考研究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本科生就業形勢的嚴峻讓不少女大學生選擇了考研﹐獲取更高的學歷以博得更廣闊的就業機會。陳女士說她曾在南京大學的網站上看到過該校男女博士之比為1:3。記者在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調查也表明﹐本科生中有考研想法並為之作準備的女生佔了近40%。同時﹐現代女性的婚姻年齡已明顯增大。而且晚婚晚育已成為一種時尚。(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