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8日訊】統計處最新推算,香港人口在2031年,將由現時的672萬增加至872萬人﹔近200萬新增人口中,逾8成是內地新移民。學者擔心大批「低質素」的移民會拖垮香港,故促請政府盡快修訂人口政策,吸納高質素的人來港,以維護香港的競爭力和長遠發展。
據明報5月8日報導﹐政府亦早察覺這問題,特首董建華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便提到要檢討現時的人口政策,中央政策組去年11月已成立小組研究。
據了解,小組考慮減少現時每天150個單程證配額,和爭取篩選新移民的部分主動權。
據悉,中央政策組於去年中,曾邀請學者和熟率內地情況的人進行「腦震盪」會議,當時與會者提出,現時內地移民毋須篩選,便可以家庭團聚配額來港,其他有條件的人卻沒有來港途徑,與其他國家的移民政策迥異,令香港近年接收了大量低學歷、低技術的「低質素」移民,政府長期將難以承擔。人口政策檢討小組正跟進當日的建議。
統計處根據去年人口普查的結果,推算2031年人口總數將達870萬,新增人口中93%是移民,並以內地新移民為主(82%),土生港人只有7%,比過去幾年約佔三成比例少很多。
統計處長何永????表示,本港人口老化,每年逝世的人多而出生者少,到2023年,每年的死亡人數會超越出生人數,令自然人口出現負增長,但新移民增加,故總體人口保持增長。至於香港的競爭力會否受損,他認為要視乎移民質素及社會的配套。
港大統計學系高級講師葉兆輝稱,過往分析顯示,內地新移民的質素明顯比同年齡組別的港人差,拖低整體港人的競爭力,政府有需要處理這問題。他指出,家庭團聚是人權之一,無法用任何理由阻止,他建議政府增加新移民配額,吸引高質素者,以拉高新移民的整體質素,保持香港的競爭力。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系教授周永新亦認為,現時每天150個單程證配額應減至以往的75個,並要擴大專才名額。他說,未來新增人口主要是新移民,政府如果連他們年歲,性別及工作經驗等也無從掌握,將難以進行規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