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胡平:互聯網與言論自由

胡平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8日訊】二十世紀末最引人注目的一項技術發展,莫過於電腦互聯網的出現。如今,只要你一機在手,不論你在天涯海角,都可以在轉瞬之間就獲得全球各地發出的各種訊息。只要對方也有一部電腦上網,哪怕彼此都不知道各自的行蹤,也可以隨時展開交流對話。電腦互聯網的發明,不但改變了我們現在的生活,而且還爲生活未來的改變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對於至今尚未贏得言論自由(包括出版自由、新聞自由)的中國人來說,我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互聯網的出現和今後的發展,會對我們亟待爭取的言論自由有什麽影響,有什麽關聯。

衆所周知,科學技術是雙刃劍。它既可爲善,也可作惡。在奧威爾的《一九八四》裏,“老大哥”之所以能夠對其治下的臣民實行前所未有的嚴密監控,就是借助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幸運的是,資訊技術的發展,並沒有導致奧威爾的《一九八四》成爲現實,反而對專制構成了尖銳的挑戰。

毫無疑問,互聯網的出現會對專制政權産生有力的衝擊。正如我在《論言論自由》(1979年)一文裏曾經寫到那樣:“現代資訊技術的發展,幾十年內就會使專制主義者們的一大法寶——隔斷全人類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變得無從施展。”然而,我們必須看到,衝破專制者對思想言論的封鎖,還並不等於贏得思想自由言論自由。這不僅僅是因爲專制者也會利用先進的技術去阻擋資訊的自由交流,更重要的是,只要專制者手裏還掌握著因言治罪的權力,我們就還談不上有了言論自由。有人把共産專制下異議人士與專制當局之間的關係比喻爲老鼠和貓的關係,那麽,老鼠變得更靈巧,貓更難抓得住,這當然是好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老鼠的安全獲得了保障。歸根結底,我們要改變的是這種貓鼠關係。我們要儘量利用先進技術衝破專制當局的資訊封鎖,但是,這不能代替對專制者的正面抗爭。沒有什麽能夠代替對專制者的正面抗爭。自由女神很高傲,你若不是明媒正娶,她是不會進你的家門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偉國:中國地圖的意識形態化——法國皮爾卡丹筆記本系列遭清查
言論自由中的血腥气
國際人權協會新聞公告:中國應立即停止對法輪功的迫害(譯文)
甲A老總:現在中國足協是在毀掉中國足球這個品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