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8日訊】透明國際(TI)一個全球性的反腐敗組織今天公佈其2002年行賄指數(Bribe Payers Index, BPI)。排名顯示﹐來自俄羅斯﹑中國﹑台灣和南韓等國家的公司在發展中國家行賄機率極高﹐另外一些主要發達國家﹐儘管它們已經制訂法律﹐把向外國官員行賄的行為刑事化﹐也不能幸免。透明國際主席彼德‧艾根就此指出﹕”這些相關法律並沒有認真執行。我們的新排名表無可辯駁地顯示﹐許多來自世界上最富裕國家的跨國公司正在一些主要的新興市場經濟裡以犯罪的手段來贏取合同。”
今天﹐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部長年度會議在巴黎召開之際﹐艾根主席在此間指出﹐”世界主要工業國家的政治家和公共官員只把眼光盯著發展中國家日益增長的腐敗﹐卻無視自家後院的潰爛﹐對總部設在這些工業國家的跨國公司的行賄犯罪行為置若罔聞﹐最富裕國家的政府對跨國公司踐踏國際公平貿易的行為熟視無睹。”
他說﹐”即將召開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會議以及稍後召開的G8高峰會將會為工業國家領導人提供一個機會研討如何應付這種嚴峻的挑戰。”
透明國際主席今天強調﹐行賄指數表明﹐隨著出口到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來自俄羅斯﹑中國的公司使用賄賂的規模”已達到前所未有和不能容忍的程度。兩相比較﹐台灣及南韓公司在海外行賄的程度也僅僅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這些國家的政府部門應該採取更多措施以防止他們的公司在海外行賄。”
透明國際的行賄指數是由蓋洛普國際公司在15個新興市場國家所作調查基礎上求出。
行賄指數表明﹐美國跨國公司﹐儘管根據《1977年禁止海外行賄法令》它們面對刑事起訴的危險﹐但是﹐它們在向外國官員行賄的概率不遑多讓。如果以10分為清廉的話﹐美國得分為5.3分﹐緊殿其後的是日本﹐但美國比法國﹑西班牙﹑德國﹑新加坡和英國都要差。得分最高意味著在海外行賄機率最低的是澳大利亞﹑瑞典﹑瑞士﹑奧地利﹑加拿大﹑荷蘭及比利時。
透明國際這一次行賄指數普查是自1999年透明國際第一次發佈行賄指數以來就人們對腐敗產生根源的認知的一次最全面的民意調查。今天的結果詳細展示了跨國公司行賄的傾向性﹔最易遭受腐敗侵蝕污染的行業部門﹔主要大公司或企業執行官員對禁止向外國官員行賄的《經合組織反對行賄公約》知悉程度﹔這些公司貫徹執行公約的力度以及人們對除了以行賄為手段獲取合同之外其它不正當商業行為的意識。
2002年度行賄指數是由蓋洛普國際協會在2001年12月與2002年3月間在15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對835人進行調查所得結果。這15個國家是(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匈牙利﹑印度﹑印尼﹑墨西哥﹑尼日利亞﹑菲利賓﹑波蘭﹑俄羅斯﹑南非﹑南韓及泰國。他們是跨國公司貿易與投資最多的國家。受訪的835人當中﹐有261人為外國公司高級行政管理人員﹐261人為國內公司高級行政管理人員。84名註冊會計公司最高負責人﹐71名跨國商會代表﹐80名國內或外國商業銀行執行長, 及78名商業法律公司的執行長。
透明國際研究部負責人弗裡德力克‧高彤指出﹕行賄指數的排名反映了商界精英領導人的看法。他們所處的位置使得他們有機會觀察上層腐敗的問題以及在發展中國家賄賂政府官員的問題。
===========================================================
透明國際2002年行賄指數
15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835位商界精英領導人被問及﹕”在您最熟悉的工商行業部門﹐請指出來自下列哪些國家的公司最有可能通過行賄或許諾報酬的方式在這個國家贏得或獲得生意﹖”這樣一個問題。
最高分為10分﹐即行賄的機率為零。以下排名順序按來自這些國家的公司的行賄機率高低排列。所有調查資料表明這15個國家的國內公司比起外國公司而言﹐行賄機率較高。
排名 | 分數 | 排名 | 分數 | ||
1 澳大利亞 | 8.5 | 12 | 法國 | 5.5 | |
2 瑞典 | 8.4 | 13 | 美國 | 5.3 | |
瑞士 | 8.4 | 日本 | 5.3 | ||
4 奧地利 | 8.2 | 15 | 馬來西亞 | 4.3 | |
5 加拿大 | 8.1 | 香港 | 4.3 | ||
6 荷蘭 | 7.8 | 17 | 意大利 | 4.1 | |
比利時 | 7.8 | 18 | 南韓 | 3.9 | |
8 聯合王國 | 6.9 | 19 | 台灣 | 3.8 | |
9 新加坡 | 6.3 | 20 | 中國 | 3.5 | |
德國 | 6.3 | 21 | 俄羅斯 | 3.2 | |
11 | 西班牙 | 5.8 | 國內公司 | 1.9 |
“行賄指數結果表明,跨國公司對國際反行賄公約的精神充耳不聞﹐它們的行動導致發展中國家有限資源的錯誤配置﹐造成巨額損失。”透明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卡瑪爾‧侯賽因今天在香港舉行記者會指出。”這些資料也表明﹐發展中國家國內公司的行賄情形非常嚴重。今天的行賄指數呈現出一個事實﹐即﹐行賄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所有官方的國際組織﹑公民社會組織和各個國家政府一起努力才能解決。”
行業性行賄
“行賄指數顯示﹐最肆無忌憚的腐敗發生在公共工程/建築領域及軍售和國防採購部門﹐外國公司在這些部門裡競相進行行賄。透明國際英國分會最新一項研究估計﹐全世界用以國防採購的行賄數額多達數百億美元。
即便是在一般人認為最少受外國公司行賄污染的農業部門﹐其得分也只有5.9﹐相距滿分的10分還有一段距離。而腐敗最猖獗的部門如公共工程﹑建築行業等﹐得分只有1.3﹐軍售及國防採購部門得分只有1.9﹐石油和天然氣部門得分為2.7。
===========================================================
發生在各行業的行賄
“在這個國家﹐在以下行業或部門的高級官員索要或接受賄賂以決定公共工程的中標﹑公共政策的出臺﹑執照/許可的發放的機率有多高﹖”以下得分是根據所有回答按照從0到10的排列求出平均值。0表示人們認為腐敗發生的程度非常高﹐10則相反﹐表示腐敗發生的程度非常低。
行業 | 得分 | 行業 | 得分 |
公共工程/建築行業 | 1.3 | 重工業製造 | 4.5 |
軍售和國防採購 | 1.9 | 銀行及金融 | 4.7 |
石油及天然氣 | 2.7 | 民航 | 4.9 |
房地產 | 3.5 | 森林 | 5.1 |
電信 | 3.7 | 高技術 | 5.1 |
發電及輸送 | 3.7 | 漁業 | 5.9 |
採礦 | 4.0 | 輕工業製造 | 5.9 |
運輸/倉儲 | 4.3 | 農業 | 5.9 |
醫藥/醫療 | 4.3 |
行賄指數及經合組織反對行賄公約
在回答該項訪談時﹐在這15個新興市場國家中﹐只有五分之一的受訪者向蓋洛普公司表示他們知道有經合組織反對行賄公約﹐其得分跟1999年第一次行賄指數調查時相同。
作為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兩年以前當大多數工業國家批准了經合組織反對行賄公約時﹐其目標是以繩之以法的手段促使跨國公司停止行賄外國官員。美國則早在二十年前即已通過類似法律。”從行賄指數結果來看﹐該公約顯然被束之高閣﹐它對跨國公司的行賄態度沒有產生約束作用。”艾根主席強調。
他接著指出﹕透明國際1999年發佈的行賄指數顯示﹐一些美國公司在海外行賄以獲取商機﹐其積極性跟德國公司相比不遑多讓﹐而當時的德國公司不但免受牢獄之災﹐甚至還可以折抵減免納稅。那一次的行賄指數表明﹐只有極少數海外公司的執行長﹐包括西方跨國公司的代表被通報這個公約或是已經制定了計畫來貫徹執行該公約。”今天的新的行賄指數資料表明﹐人們普遍漠視經合組織公約﹐各公司很明顯也沒有把犯罪指控當一回事﹐這種情形令人觸目驚心。”
跟1999年指數相比﹐美國公司在海外行賄的機率更高﹐而德國公司也只是稍稍收斂而已。但總體而言﹐在2002年行賄指數調查835位受訪者當中﹐只有19%的受訪者熟悉或多少知道一點經合組織這個公約﹐其中﹐也只有35%的人﹐即全體受訪者的7%表示他們公司已經制定了反行賄行動規劃。
透明國際肯雅分會執行長暨透明國際理事會成員約翰‧吉通古今天在約翰尼斯堡強調要加強法制建設。”動聽的言詞無濟于事﹐不把違法犯罪的人押上法庭﹐經合組織反對行賄公約對發展中國家就沒有一點意義。在那裡﹐錢從學校﹑醫院裡被大量吸干﹐即行賄指數裡所說的公共項目。”
行賄指數調查就經合組織反行賄公約所提問題
(2002年調查反應跟1999年調查反應比較)
您對公約有多熟悉﹖ | 2002 | 1999 | 你們公司在執行公約方面採取了什麼措施﹖ | 2002 | 1999 |
受訪者人數 | 835 | 779 | 知道公約的受訪者人數 | 164 | 146 |
我很熟悉該公約 | 7% | 6% | 正在評估我們的實際情況 | 13% | 19% |
略知一二 | 12% | 13% | 已經制定貫徹落實公約的計畫 | 35% | |
僅僅聽說 | 32% | 43% | 不需要採取行動 | 30% | 43% |
沒有聽說過 | 42% | 38% | 還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 13% | 18% |
不回答 | 7% | – | 不知道所在組織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 9% | 12% |
不回答 | – | 8% |
現階段對腐敗程度及其基本原因的評估
您認為在過去5年裡腐敗在你們國家是更加嚴重還是有所好轉﹖ | 2002 |
抽樣總數為835人 | % |
大大增加 | 10 |
有所增加 | 13 |
認為增加的兩組百分比總合 | 23 |
沒有變化 | 37 |
有所減少 | 21 |
大大減少 | 6 |
認為減少的兩組百分比總合 | 27 |
不知道 | 13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