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30日訊】圖﹕《呂布与貂蟬》劇照
如果你問一個演員,最想与內地的哪位導演合作,那么你得到的大多數結果應該是這兩個名字:張藝謀、陳凱歌。作為中國影壇的領軍人物,他們的一個噴嚏都可能引起不小的反響。每日新報4月29日報導﹐日前,電視劇《呂布与貂蟬》正在天津有線電視台播出,由陳凱歌領銜的這部電視劇,自播出以來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看了几集后,有人說這部電視劇是對傳統古裝戲的顛覆,也有人把這种改變說成是肆意篡改歷史,歷史人物簡直成了神話人物。作為《呂布与貂蟬》的藝術總監和總導演,陳凱歌正忙于籌備自己的新電影《夢游桃源圖》以及電視劇《二喬》。不過,對已經成品的《呂布与貂蟬》,他還是有興趣對記者談了自己的看法。一聲“我的煙灰缸在哪儿”的詢問后,陳凱歌和記者開始了近一小時的長談。
電影和電視肯定有區別
記者:很多電影導演都說沒有看不起電視劇,但是當您准備拍《呂布与貂蟬》時,一些人說:“連陳凱歌都去拍電視劇了!”
陳凱歌:我相信确實有人這么說過。其實世界上有那么多玩具,如何區別哪個高級、哪個不高級、哪個更高級?在我看來,只要這种玩具讓我們覺得痛快就好。電視劇有承載娛樂的功能,但是它同樣能承載思想。中國有那么多電視觀眾,之于此,我們為什么不能為他們服務呢?我覺得提出這种觀點的人不是看不起拍電視劇的人,而是看不起電視劇的觀眾。電影和電視劇肯定是有區別的,在我看來,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是關著燈看的,另一個是開著燈看的。開著燈的,就要准備接受觀眾的迎頭痛罵。這是電視劇的特性,藝術主張必須要順應電視劇的規律,劇中的人物必須是親切的,必須讓觀眾覺得劇中人物是在和他們交流、聊天,否則觀眾就會隨時轉台。
記者:李少紅的《大明宮詞》的台詞、《橘子紅了》的節奏都受到一些爭議,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陳凱歌:影視劇都是社會性產品,這种議論是可以推動這項事業向前走的。不過,所謂的評論界是不是也應該允許异彩紛呈。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所有人看懂,因為觀眾的水平應該是逐漸提高的,應該有人引導觀眾的審美水平,影視工作者也應該与時俱進。另一方面,電視劇自身的規律要求作品一定要考慮通俗性。
《呂布与貂蟬》還有很多遺憾
記者:《呂布与貂蟬》拍攝期間,您正在倫敦拍攝電影《溫柔地殺我》,那么作為藝術總監和總導演,您是怎么來執行您的職責的?
陳凱歌:我确實不是在每天都在現場親自拍攝,但是在前期時,這部電視劇的整體构想,以及對演員的角色處理上的基本要求都是我与工作人員商量后定下來的。我希望演員往真里演,動情才行。現在看來,這部電視劇的制作還不夠精良,其中有很多原因:劇本沒有按時完成,演員的檔期上有沖突。但是我能理解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拍電視劇要比拍電影辛苦得多,演員每天才能睡3、4個小時。
記者:《呂布与貂蟬》的片首曲和片尾曲都沒有歌詞,片尾曲是鄧麗君的《但愿人長久》的調子,怎么會考慮做這樣的音樂?
陳凱歌:這個曲子是我選的,不過這和鄧麗君沒有關系,我喜歡的是蘇東坡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几時有》里有很深的人生感触。听到它,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就會油然而生。這首曲子滲透著呂布与貂蟬的關系,還有人物進展的關系。沒有找人唱是不想畫蛇添足,誰也沒有規定說一定要有詞。
記者:《呂布与貂蟬》劇中有很多前衛元素:譬如服裝、動畫,這是您刻意而為的嗎?
陳凱歌:我不是很喜歡前衛這個詞,因為前衛是和時間有關的,所以既然曾經前衛,就一定有被拋棄的一天。我只是想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來表述這個故事,想帶給大家另外一种視覺感受。
記者:您的下一部電視劇是《二喬》,這也是一個發生在三國時的故事,您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
陳凱歌:中國有很寶貴的文化遺產,但現在很多人對此置若罔聞,年輕人對歷史并不是很感興趣,我喜歡把歷史人物用新的形式加以傳播、推廣。具體到周瑜這個人物,他是那個年代難得的英才,沒有他,歷史都會改寫。同時,他又是一個狹隘的人,所以周瑜說“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的性格很有意思,所以我有興趣去做這個題材。(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