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30日訊】游錫堃院長連續兩日主持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會議後,於昨日提出指示,在強調地方分權大前提下,行政院決定仿照國際競爭力評比作業,推出「地方政府競爭力評比」機制,以免地方首長濫用行政資源,將中央補助款移作有爭議用途。行政院決定以「地方政府競爭力評比」為錢、權下放把關,對紊亂的地方財政紀律應有一定的改善功能。
據中時電子報二十九日報導,在強調地方分權大前提下,行政院決定仿照國際競爭力評比作業,推出「地方政府競爭力評比」機制,定期公布評比報告,以免地方首長濫用行政資源,將中央補助款移作有爭議用途。
游錫院長連續兩日主持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會議後,於昨日提出上述指示。經建會將於近期內著手研擬評比指標,初步定案後將邀各縣市首長會商,聽取地方首長意見,再敲定遊戲規則。經建會副主委何美玥表示,評比指標究竟需不需要訂得像一般國際競爭力報告那麼細?還需要再研議。
由於評比排名攸關地方首長「政治行情」,某種程度等於是「縣市長成績單」,處理不慎很容易引發爭議。對此,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強調,評比結果會定期公布,不受選舉影響。
政務委員林盛豐表示,在討論錢、權下放給地方過程中,政府內部一直存在著各種討論,有人支持下放,也有人擔心錢下去之後,會有些地方首長不按項目使用,譬如把做衛生下水道的錢挪去做小型工程,或是根本不做,未來要如何管理,問題不少。但如果要把錢全部綁在中央,一來不符合游揆理念,也很難行得通。
林盛豐表示,游揆非常同意建立「地方政府競爭力評比機制」,在錢與權下放過程中,一定要有一套機制來管理。張景森認為,這就像是對地方政府的健康檢查,透過定期的公布,將可逐漸把地方建設導向好的方向,避免國家資源遭到扭曲。
林盛豐舉例,行政院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希望在六年內將全國衛生下水道普及率從目前的八%提升到三○%,這是一項相當艱鉅的工程,需要地方政府大力配合,因此也須要透過競爭力評比機制,將衛生下水道普及率列入評比,方能避免地方首長把這筆錢挪做其他用途。這波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還有很多項目都需要透過此機制進行管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