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欣:農民自殺現象触目惊心

葉欣

人氣 1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7日訊】近年來農民自殺現象非常嚴重,一般來說農民自殺大多數是因為”貧困、負擔重、官員貪酷”等,也有的是因為儿女不孝、家庭沖突等。對于農村触目惊心的自殺現象,筆者近時采訪了陝西漢中勉縣黃沙鎮春光村一組。該村是自然村,村民不到一百戶,人口不到一千人。該縣屬于民間盛傳的”國窮民富”類型,沒有多少國有產業。本地民營企業几乎村村都有,農民外出打工不多,大部分在本地私營企業干活掙錢。

小小山村6人自殺

胡素音,女,死年63歲,在農村這算低齡老人。儿女成人后分家另過。她多年前因為眼疾未獲醫治,漸漸雙眼失明,身邊無人照料。1996去世。胡氏死的前一天有人看見她在田野里爬,詢問說是摔了一跤,站不起來了。給她家人報信,子女均無人來管,不久她就無聲無息地死了。沒有人追究原因,村人也因為”清官難斷家務事”而無人過問。胡氏年輕時能干,對待子女粗暴,子女后來不管她的生活,也有心存怨恨的感情糾葛。

另外一位老人胡氏,年輕時候得病眼瞎,儿女為農民。夏忙時節因胡氏未將飯及時煮好,儿子將井里打來的冷水潑到母親床上,因為惊嚇、餓病、暑熱,胡氏不久死去。用冷水潑死瞎母親的這個儿子多年來在村里被人戳脊梁骨,后來貧病交加死去。

張自華,1997年自殺,死年62歲。家有五個儿子,老兩口和儿子們都是好勞力,大儿子為轉正教師,二儿子為木工,亦在外地打工。三儿子為另一村的村民組長,四儿子、五儿子在私營企業打工,均已娶妻生子,分家另過。張老漢多年前得了慢性糖尿病,大儿子不怎么管。二儿子花了二千多元錢買了儀器治療,希望弟兄分擔開支,沒人支持,就把儀器拿走。張老得病時50多歲,勞動還可以,不覺得什么,60歲后吃藥看病全憑賣糧食,土地總共不到三畝,儿子們又自私,心底凄涼。62歲時喝老鼠藥自殺。喝藥前曾經找到几個老弟兄談閑,但是沒有人知道他的心事。張自華自殺后其妻瞿素琴照顧孫子孫女過活,村民們稱為”儿女們在老媽面前贖罪”。

張安有,1999年自殺,死年84歲,年輕時候是壯勞力,去世時還相當強壯,飯量很好。有兩個儿子,五個女儿。大儿子以前是工人,企業倒閉后賦閑在家。二儿子因為年輕時老兩口對大儿子偏心,所以慪气光吃飯不干活,二十多年一直如此,等于是個廢人。大女儿嫁在本村,還算孝順。二女儿、三女儿均因為婚姻糾紛住在娘家。最小的兩個女儿也已經結婚。張妻比張老漢年輕得多,自稱神婆子,在家裝神弄鬼。張老漢70多歲上因為干活不如以前,而飯量很大,在家漸漸受妻子儿女的气,家人對待更是苛刻。曾經多次在張老漢吃飯未飽時其家人即收藏食品,不讓他多吃,張老漢以后就經常挨餓,家里經常為此吵架。張老漢自殺并不是悄悄地。開始他買了老鼠藥放在家里揚言要自殺,后來又買了燒紙交待后事。自殺那天是早上九點多喝了藥,人一直口吐白沫,時而昏迷時而清醒,交待后事說:”我買了100張燒紙,20張我斷气上路了燒,20張出殯時候燒,20張在山上燒,20張在頭七燒,20張在盡七燒。”家人未將其送往醫院,張老漢下午兩點多斷气。出殯時族人責其子女多跪了兩個小時。

張秀英,女,63歲。2001年夏天死于腦溢血。當時病人反复嘔吐、昏厥五次。從早上開始第一次昏厥后,家人就在旁邊守候,但是未送往醫院。病人嘔吐后蘇醒,如此反复五次,晚上十點多昏厥后再未醒來。張秀英一直身體不錯,人緣好,對子女老人極其厚到,跟丈夫張奇貴也很恩愛,當時張奇貴也在身邊,但是始終沒有人提起送張秀英去醫院,當族人后來責問”何不送往醫院”時,張奇貴痛哭流涕說:”開始以為她吐一吐就好了,誰知后來這樣呢!”

戚素琴,2002年自殺,死年50歲,其丈夫田茂德。夫妻兩口未生育,戚素琴農活上多年來一直不怎么下力,比較肥胖。田茂德作些小本生意。養子小林,在廣州打工,已經結婚生子,比較孝順,田家現在的房子是村里最漂亮的,里外全部用瓷磚貼面。前几天戚素琴听說自己肝臟肥大,愁得要死,生怕拖累了丈夫儿子,即買來老鼠藥准備自殺。其他人听說后不以為然,喝藥后也沒有人采取救護措施,基本上是眼睜睜看著人死了。

他們為什么要自殺?

這些案例中自殺的不僅有窮人,也有過得去的”富人”;有難以治愈的不治之症,也有不要命、花不了多少錢或者不怎么花錢的小毛病。在農村,自殺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替他人著想”的”美德”,雖然令人惋惜,但是其家人不受什么指責。也有因為生活境況惡劣不愿意活著的中老年人。在戚素琴死前,鄰村一位60歲的老婆婆,因為跟儿女分開另過無人照管,失足墜落糞池溺死,雖然子女操辦后事十分盡力,仍然招致議論。

農村這种問題,不僅僅是貧困、缺錢所造成。我們對于農民問題的關注,也許更多停留于對于民工的關注,對于城鄉二元體制的關注,對于始終生活在農村的土著居民的生存狀態,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關怀。農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并沒有隨著時代而變化,甚至有退步的趨勢,例如”子女不養老”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老人面對雖不虐待卻不肯養活自己的子女竟然束手無策、無計可施,在過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戚素琴自殺的動因不是因為貧窮,而是怕會拖累家庭變回”貧窮”。農村普遍的貧困生活狀態以及形成于這种貧困之上的怕窮的意識壓倒一切,使得當事人有一种”一錢當關,壓倒好漢”的下意識恐慌。同理,其他村民、鄰居對這些問題只能同情或者在感情上譴責,卻不能發生有效救護或者阻礙的實際作用。

而最重要的,就是城鄉二元體制下,新文化、新生活、新思維對于農村的輸出基本停滯,由于大量青年農民向城市移民,農村文化生活水准下移。鄉村學校本該成為新文化、新生活、新思維的宣傳陣地,卻顯然缺乏向農民義務宣傳的熱情。而本該對此發揮管理作用的、職能和地位更重要的鄉村級政府,在傳統體制下卻只為上面服務。加之在目前基層財政緊縮的困境下,僅能維持的職能是”保就業崗位”,對于農民基本的生活狀態更加漠不關心、麻木不仁,基本上失去了應有的”政府”效應。在農村的農民不能獲得對于生活的科學知識、健康生活常識,不能确認良好生活方式,也不能獲得對于疾病、不健康心理、極端偏激、無端恐懼的有效預防和應激措施,如果擔懮變成現實,或者境況稍微惡化,就會走極端,相應地家庭生活方式也極端粗暴。

老年農民瞎眼非常普遍,都有生活營養不均衡、眼疾未獲及時救治的原因。上例中,兩名老人年紀輕輕就眼瞎了。從生活問題處理方式來說,胡氏年輕時和子女關系就惡劣,后來雖然眼瞎應該獲得幫助、照料,也沒有人管,子女的理由就是”既然母親不像母親,儿女就不必像儿女”。兩個胡氏的儿女作為均令人發指,竟然如此殘酷無情而不自覺。戚素琴自殺前,假設有人把肝臟肥大的病理給她講清楚,或者用”子女的孝敬、今天的好日子、將來丈夫的孤單”開解一番,恐怕也不會單純地為了”不拖累子女家人”而決意自殺。

另外,由于農村族戶勢力下降,如果未出現極端虐待或者打罵老人,子女不照管父母生活的事情在農村極為普遍,不會招致非議、阻撓。張安有老人自殺在村中反響極大。一個八十四歲高齡的老人需要用這樣眾目睽睽下的自殺來結束自己尚健康的生命,這是一個太悲慘的事實,這對死者是羞辱,對生者也是羞辱。且不說政府不負擔農村養老問題的是非。族人義憤填膺,鄰居們也感慨連連,但是事發當時卻無人做主是否需要救護,張老生前面臨的羞辱、挨餓也沒有人出面協調解決。

當然這也是農村貧困的一個方面。因為貧困,青壯年不愿管、不肯多負擔老人的事情,老人們自己也需要子女照管,也不會招惹自己無力負擔的閑事。從很多趨勢上分析,中、老年農民非正常死亡以普遍性的狀態在悄悄蔓延。中、老年農民養老問題將會是今天中國農村社會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

(新世紀4/27/2002)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大陸閩村幹部強徵糧 農民自殺 (4/17/2002)    
  • 福建發生官吏徵糧逼農致死案件 (4/16/2002)    
  • 不堪負擔 湖北發生7起農民自殺事件 (1/25/2002)    
  • 不堪重負 湖北發生7起農民自殺事件 (1/25/2002)
  • 相關新聞
    不堪重負 湖北發生7起農民自殺事件
    不堪負擔 湖北發生7起農民自殺事件
    福建發生官吏徵糧逼農致死案件
    大陸閩村幹部強徵糧 農民自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