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5日訊】國際財經雜誌《經濟學人》最新調查顯示,香港在亞太區的最佳營商地位已被新加坡取代,在全球的營商環境排名更由去年第五位急跌至今年第十一位。報告認為香港地位不保,與特首董建華即將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所帶來的不明朗因素有關,而港府與商界人士過從甚密,以及公務員日漸低落的士氣亦削弱外商的投資信心。不過,政務司司長曾蔭權等多名港府官員均質疑報告的結果。
據太陽報4月25日報導﹐《經濟學人》訊息部昨日公布最新一季營商環境評級調查,調查比較了全球六十個國家和地區中,七十項影響企業投資的評分。調查發現,亞洲區營商環境將遠遠落後於西歐和北美。其中香港的營商環境雖仍獲評為「極佳」,但在亞太區未來五年的營商環境中,新加坡已取代香港的首名位置。
至於全球六十個國家/地區的排名,香港更由第五位急跌至第十一位。報告認為,港府推行問責制帶來不明朗影響、港府與商界人士關係太密切,以及公務員減薪造成士氣低落,均令本港政治效率評分下跌近一成。
該雜誌大中華資深經濟員蓋保羅稱,問責制與現有制度分別不大,但若改動仍令人憂慮其影響。此外,投資者亦關注香港的??育制度和英語水平低落情況,內地對香港的裨益在未來亦隨之減少。
相反,新加坡雖然亦在全球排名由第七位降至第九位,但新加坡政府能考慮削減利得稅和入息稅,顯示基本財務狀況非常穩健,而且在勞工市場、政治環境和競爭性等方面,均錄得比香港優越的評分。相反香港有意擴闊稅基,亦削弱了以往簡單稅制的優勢。
港府多名高官表態不同意調查結果。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說,《經濟學人》的報告往往只是集合當地傳媒和個別人士的意見;其次他們往往以西方很理想化的政治模式,「帶了這樣的眼鏡來看當地的經濟和政治上的發展作出評估」,這麼一來評估就未必準繩。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認為《經濟學人》的報告不中肯。他反駁稱,實施主要官員問責制正正要提高政府的施政效率,反而不會影響施政質素。他相信,這份報告不會影響外商在港的投資信心,因為外商在投資前會參考不同數據。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亦質疑,調查根據甚麼數據得出公務員士氣差的結果?他引述稱,今年二月另一個國際研究顯示,香港公務員今年較去年更有效率。(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