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19日訊】朱鎔基嚇唬得了誰! 在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前的記者招待會上,朱鎔基總理談到香港某報說他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晴”時,說道:”這家報紙說得不對。桌子是拍的,眼睛也瞪過,不瞪眼晴不就成了植物人了嘛。板凳絕對沒捶過,那捶起來是很痛的。至于說我這樣做是為了嚇唬老百姓,我想沒有一個人相信這种說法。我從來不嚇唬老百姓,只嚇唬那些貪官污吏”!
此言亦庄亦諧、正气凜凜,贏得了記者席上和電視机前的陣陣笑聲和掌聲。但是笑過之后,不禁陷入深思。朱總理對貪官污吏之痛恨、凶狠,是有目共睹、令人肅然的,他上任之初,就指天誓日:准備一百副棺材,九十九副留給貪官,一副留給自己。表達了反貪反腐的堅定決心。
几年過去了,一屆任期將滿,他咬牙切齒的狠話,又嚇唬住了几顆貪心、几只黑手?九十九副棺材,銷量又如何?老百姓都知道,現在官場是上上下下大大小小一窩黑一鍋爛,抓的殺的那几個,只不過是后台不硬、運气不好,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曝光出來的腐敗現象,不過是九牛一毛或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罷了。
言之諄諄,听者渺渺,言之心痛气憤,听者暗笑冷笑,總理”先天下之懮而懮”,廣大公仆早已”先主人之富而富”了。他們在台上做報告講起成克杰胡長清教訓和焦裕祿孔繁森精神來,也照樣正气凜然、精彩万分,照樣贏得陣陣掌聲和笑聲。
總理不是孔悟空,不能拔一撮毫毛吹一口气變出成千上万總理來監督公仆的奉公守法。你拍爛桌子瞪紅眼晴,他們只當你犯病、放屁或演戲,轉過身去該貪的錢照貪不誤,該污的美女照污無妨。而且手握大權的官僚也學會了瞪眼晴拍桌子。在單位里,下屬面前,頤指气使,唯我獨尊,听不進任何良好的建議、誠懇的勸說、善意的批評!
老梟在《走出革命的鬼打牆》一文中寫道:我們這個民族,就仿佛遇上了”鬼打牆”,從歷代大大小小無數次農民起義,一直到辛亥革命以來歷次打著民主招牌的革命,無不以暴抗暴始,以暴易暴終。湯武革命,伯夷、叔齊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這以暴易暴四個字,成了光榮的革命傳統,又仿佛一個可怕的詛咒,死死罩著巍巍華夏文明古國。
我發現,腐敗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怪圈和”鬼打牆”,從秦漢至明清至國民党,雖然衰敗和滅亡的原因不盡相同,但腐敗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國反貪史》主編王春輸歸納出歷代王朝周期率的一個公式:”王朝初年狠抓反貪斗爭—–王朝中葉后反貪中爭漸漸有名無實—–王朝末年貪污腐敗猖獗,民不聊生,王朝滅亡—新之朝初年狠抓反貪斗爭—-“。曾有民主人士問毛澤東,共產党如何走出這种歷史輪回,毛的回答是:民主憲政。可惜中國自有憲法已百多年,共產党立憲兩次,也有數十年了,但憲政建設還沒完成。憲法象汽球一樣虛置著,憲法賦予人民的种种權力,包括新聞自由、輿論監督,仍然口惠而實不至。
腐敗的原因很复雜,有外因有內因,反腐敗應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社會系統工程,德治、法治、政治教育、經濟手段、主觀修養,客觀監督,不可或缺。外在監督,包括上下級監督,平級監督,民眾、輿論監督等。由于缺乏有力的保護,反腐記者和民眾,往往受到打擊報复,輕者被穿小鞋,嚴重的被投進監獄。既使剩下的党內自身監督,也是七折人扣,雷大雨小。
要論反腐力度,不少封建王朝比我党還要大得多,如老梟《梟眼看世之三》所寫,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反貪政策,令朝中公卿大臣(中央國務院高干)也惶恐不已,上朝時訣別家人如赴險,如當天平安下班,則舉家歡慶。然而,如此英明決策、反貪力度,仍未能從根本上消滅貪污腐化現象。不到五十年,沉渣泛起、惡火潦原,貪官污吏,遍滿宇內,到了明朝中晚期,無官不貪、賄賂公行,吏治黑暗,更胜前朝。
貪腐的根源,在于制度的弊端。封建官僚制度以君權為核心,權由上授,君臣上下間存在著嚴密的人身依附關系。梟眼圓睜,實在瞧不出我們現在的制度比封建時代進步了多少?只要人治不除、專制不改,縱嚴刑峻法,難治千古痼疾。
李宗吾”厚黑傳習錄”介紹了三大法寶:”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辦事二妙法”。二妙法者,一曰”鋸箭”,一曰”補鍋”。所謂鋸箭法,有人中了一箭,請外科醫生治療,醫生將箭杆鋸下就完了,問他箭頭怎么辦?答曰:”那是內科的事,你去尋內科可也。”
恕我直言,朱總理大言炎炎,卻只在體制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一些修修補補的小動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雖有現成的民主藥方,限于种种原因,不敢用不能用;如果說這也叫改革的話,倒很象”鋸箭法”,箭杆鋸下,箭頭仍留在體內,后患無窮,并造成巨大的反效應:机构越壓越膨脹,腐敗越反越厲害。
總理是個清官、好官,”只嚇唬那些貪官污吏”,可惜的是,貪官污吏并不在乎。你的嚇唬,除了博取一些廉价的喝彩聲、蒙蒙少數愚民賤民外,毫無用處。當然,您盡力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啊。那夾縫中的尷尬和無奈,老梟深深理解,恨不得為您也為我中華民族放聲一哭!
轉自《議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