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會開出的一身病

李煥英 張東輝

人氣 108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15日訊】開車到底會造成什么危害?職業司机和有車一族在開車時應注意什么保健問題?下面為您一一道來。
  
  ■開車的潛在危害
  
  司机在長期駕駛過程中,受到振動、噪聲、高溫、汽油、一氧化碳以及強制的不良體位等有害因素的影響,可發生多种職業病或与職業有關的疾病。
  
  振動病
  
  机動車在發動、行駛時,都在不停地振動。司机的全身尤其手腳受到的振動較大。開車時間一長,手部末梢血管和肌肉可產生痙攣,表現為手麻、手痛、手脹、手涼等症狀,嚴重時還可引起手腕及手指關節的骨質增生,甚至關節變形。
  
  噪聲性耳聾
  
  机動車發動机運轉、汽車喇叭、所載物體的振動等,可產生不同強度的噪聲。部分机動車駕駛室內噪聲強度超過規定標准,喇叭聲在某些地方不絕于耳。司机長期在噪聲的“轟擊”下,易產生听力損傷導致噪聲性耳聾。早期,多在開車之后出現听力下降,如不開車,听力又逐漸恢复。但長期開車,反复接触強噪聲,就會造成听力明顯損害,且不能完全恢复,導致雙側不可逆性耳聾。
  
  視力疲勞綜台征
    
  司机在開車時,眼睛時刻都要注視路面的車輛和行人的情況。倘若汽車的擋風玻璃板質量粗糙,或高低不平,厚薄不一,便可直接影響司机的視力,引致視力疲勞綜合征,即在開車過程中,出現頭暈、視物模糊、兩眼脹痛等症狀。
  
  頸椎病
    
  司机開車時始終注視著一個方向,容易導致頸部肌肉痙攣,可使頸椎間關節處于一個不正常的位置,發生頸椎微錯位,壓迫、刺激神經,出現頭部、肩部、上肢等處疼痛、發脹,頸部肌肉痙攣等。
  
  此外,長期開車精神緊張,可能會引致血壓升高。另外,長期飲食無規律,飲食不當,容易患胃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駕駛室安裝空調的汽車,若長時間使用空調而不開窗換气,可發生一氧化碳中毒。
  
  ■司机保健“四要”
  
  既然開車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害,那么适當的保健措施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司机們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保健。
  
  減少車輛行駛時的振動
    
  司机坐位應該用彈簧、海綿坐墊制成。開車時應戴松軟手套,減少手与机器手柄和方向盤的直接接触。當道路凹凸不平時,應減速行駛,以減少全身振動。
  
  降低噪聲強度
    
  一般而言,高音喇叭的噪聲對人的听力危害較大。因此,應使用低音喇叭。開車時播放音樂,音量不宜太大,以減少噪聲對人體的影響。司机在開車時,可戴防噪聲耳塞,這是防止噪聲性耳聾的簡單易行的保健措施。
  
  選用質量上乘的擋風玻璃
     
  由于質量差的擋風玻璃是造成視力疲勞綜合征的主因,因此,要選用質量上乘的擋風玻璃。此外,長途行車時要強調适當休息,防止視力過度疲勞。曾有一名長途客運汽車司机,開了几年車后,便辭職在家當起了專業炒股人,不為別的,只因視力急劇下降。所以,司机在休息時,應抓緊時間擦干淨擋風玻璃板上的灰塵。同時,還應活動一下四肢,尤其要活動頸部,頭部向左、右旋轉各十數次,可預防頸椎病。
  
  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司机要加強營養,增強體質。飲食要有規律,不要過飢或過飽。多吃高蛋白、高糖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特別是維生素B和C。飯后應休息20—30分鐘再開車,以利于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此外,睡眠時間要充足,心情要開朗樂觀。
  
  定期進行體檢
    
  司机每年應進行一次職業性體檢,以便早期發現与職業有關的疾病,及時治療處理。倘若發現禁忌開車的情況,如明顯的听覺器官、心血管、神經系統器質性疾患和色盲等疾病者,均不宜從事机動車駕駛工作。
  
  ■不容忽視的“五忌”
  
  為了保證交通安全,法律規定禁止酒后駕駛。如果從生理上看,禁忌的不僅是“酒后開車”。
  
  忌酒后開車
    
  眾所周知,交通部門嚴禁酒后開車。因為飲酒后對人的視覺有不良的影響,顏色分辨力減低,注意力分散,反應不靈敏,且容易疲勞。若飲酒量過多,還會使大腦失去平衡和自控力。這些都是發生車禍的誘因。
  
  忌開車前看電視
    
  有些司机看完電視立即開車,殊不知,這樣開車肇事机會就會增多。研究發現,在暗光下看電視,熒光屏上強烈的閃爍,會引起人體內維生素A含量的暫時性下降,使人的視覺遲鈍,辨色能力減弱,視力下降。倘若連續看電視一小時,視力須經過30分鐘才能恢复正常。如果看電視兩三個小時,視力恢复的時間就更長。因此,司机看完電視不宜立即開車。
  
  忌空腹開車
    
  司机有時也會空腹開車,長時間處于飢餓狀態下,體內血糖下降。當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頭暈眼花、疲勞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此時,司机應激反應較差,緊急剎車能力減弱。所以司机不宜空腹開車。
  
  忌感冒時開車
    
  研究發現,司机在患感冒期間的反應能力降低75%,而中度醉酒時反應能力下降不超過5%-10%。可見,感冒出現反應失控能力是中度醉酒的2-12倍。因此,司机患感冒時不宜開車。
  
  忌服某些藥物后開車
    
  有些藥物可影響視力,具有催眠作用,使人反應遲鈍。比如服用阿托品等抗膽鹼類藥物,可導致人的瞳孔散大、視物模糊;非那根、扑爾敏、苯海拉明等抗組胺類藥物,能使人想睡覺、反應遲鈍或視力判斷力發生偏差;利血平、降壓靈等降血壓類藥物可使人精神抑郁、反應遲鈍。因此,為了安全行車,司机在出車前或出車途中不要服用上述藥物。
  
  現代的職業司机和有車一族,在享受車輛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之時,可別忘了自身保健和開車禁忌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減少開車的另類隱患。
  
(千龍新聞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司機劫賊同伙搶乘客 大陸長途大巴洗劫驚心 (4/7/2002)    
  • 布希總統到訪聖路易  參加共和黨竟選籌款晚宴 (3/26/2002)    
  • 英國專家研究結果: 開車打手机比酒后駕車更危險 (3/23/2002)    
  • 違章開車撞死老婦 歌手郁冬被判一年緩刑 (3/12/2002)    
  • 冬天欲走還留 嚴防暴風雪 (3/6/2002)    
  • 章開車撞死路人 郁冬已被正式起訴 (3/4/2002)    
  • 初三破紀錄 208萬輛車擠上高速路 (2/15/2002)    
  • 年節長假避免憋尿引發併發症 (2/10/2002)    
  • 西岸一以色列婦女被槍手射殺身亡 (2/10/2002)    
  • 這里不象國內宣傳的那樣--一封家書 (2/9/2002)    
  • 警車瘋狂撞人撞車 肇事交警自稱突發疾病 (2/8/2002)    
  • 南非一男子駕車超速警方取締似違常理 (2/1/2002)    
  • 劫后余生的大陸警察﹕“謝謝法輪功” (1/31/2002)    
  • 每日九百萬非法移民 在全美各地無照駕車 (1/30/2002)    
  • 美校車司机挾持13中學生 (1/25/2002)    
  • 重慶城管員抄牌引爆衝突 輾死無辜市民引起公憤 (1/21/2002)    
  • 陽金公路 今起開燈行車 (1/1/2002)
  • 相關新聞
    美校車司机挾持13中學生
    劫后余生的大陸警察﹕“謝謝法輪功”
    南非一男子駕車超速警方取締似違常理
    警車瘋狂撞人撞車 肇事交警自稱突發疾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