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周刊: 中國為什么造假賬

在某种程度上,中國作為經濟大國的名聲建立在純然虛假的基礎上

人氣 3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1日訊】(NEWSWEEK)在四月一日的期刊中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為什么造假賬”(Why China Cooks the Books)的文章,指出在某种程度上,中國作為經濟大國的名聲建立在純然虛假的基礎上。下面為該文的主要內容譯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被虛浮的數字淹沒。在5000年的悠久歷史的大半部份,中國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今有十二億多的消費者。北京公布了2001年各項經濟增長率約為7.3%,在全世界大部份國家增長率跌到接近零的時候,中國的增長率是最高的。中國2001年吸引的470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而居亞洲各國之首,中國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造价270億美元的三峽大壩,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通西藏的鐵路(海拔5,000米)。中國炫耀這些令人羡慕的統計數据,把自己描繪成一個傳奇故事,至少,比那些無法完全用數字計算財富的國家,比如法國,看上去要巨大輝煌的多。

然而那些數据本身很難說是科學的。歷史學家認為,中國當前的經濟起飛始于一九九二年七月鄧小平“南巡”深圳。在高爾夫球車中休息時,這位87歲的最高領導人要求地方官員再加倍努力,吸引外資与開放經濟。這番談話開啟了近十年的兩位數的經濟成長率。真是那樣嗎?上世紀八十和九十年代期間中國冒出的几近白熱的成長數字,現在看來是由討好上級的干部假造的。

一九九七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机后,北京要求經濟成長率至少應維持百分之七,以創造足夠就業,防止社會動蕩。難怪,從那時起,中國公布的經濟成長率就從未低于百分之七。鄧小平南訓后,省級官員上報的數据成為“評定地方官員政績的一項重要標准”,國家經濟研究所的王曉路(音譯)說:“這就形成了數字造假的刺激因素”。

經濟學家与中國觀察家對中國的經濟數字一直是心中有數的,看來也沒人因為數字浮夸而不滿。但是最近發生在大慶与遼陽的大規模失業工人示威事件,則凸顯浮夸造假的危險性。成千上万走上街頭的失業工人根本不在政府的失業統計中,因為他們被視為“下崗”工人,每月他們從原來工作机關領取微薄生活津貼,因此不算“失業”;但工人上街抗議,往往是因為原來就不足的生活津貼都沒有著落。如果國民生產值的成長真的遠低于官方所宣稱的話,有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去年的實際成長率只有3%,這些示威事件顯然加強了這一論點。

中國人在算術方面并不差,早在公元三世紀,他們發明了算盤,但今天在中國,數字經常被看作是華麗的修辭,最近朱鎔基總理平淡地談到他的政府是否實現了“一個必須,三個完成,五個改革”承諾。當前造假作風已滲透到北京公布的几項主要統計數据之中,甚至有些中國經濟學家都認為,在經濟成長的大畫面下,工業輸出值被夸大,官方失業率嚴重低估,几百億坏賬貸款拖垮了中國的銀行,更不用提及中國的軍費,去年官方的數字是170億美元,實際數字可能是這個的五倍。

真正的問題是,在中國數字往往是政治而不是科學工具。在1958至1960年大躍進災難中,毛澤東政權在几百万人餓死的情況下吹噓鋼產量的巨大成就,實際上是土法煉鋼的廢品。政治敏感性的死亡或傷亡數据,從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1989年的天安門鎮壓,或者當今的愛滋病危机,都不可避免的是低估數字。客觀統計報道的最大障礙事實上是由于“各省有政治壓力,要達到和超過一定的指標”,北京的一名西方外交官說:“結果呢?他們達到或超越了他們的指標”。本月初,廣州日報報道說湖南省一名鄉鎮官員假造總產值和盈利數据,結果被提拔為縣統計局局長。

自1998年以來,几乎所有的省級當局都浮報成長率,導致給分類的總和累加后竟大于整體數值。(在本月中國人大會議公布的統計報告中,除云南外,各省上報的國民總產值成長率竟高于全國的7.3%。)一月間,香港的經紀事務所CLSA發表聲明:“不值得浪費紙張去寫那些顯示中國是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數据”;該公司甚至拒絕預測中國2002年和2003年的國民總產值成長。美國匹茨堡大學教授勞斯基(Rawski)對中國大陸國內生產毛額曾作極詳盡研究,比較大陸能源消耗量、農業生產量、工業生產量及水災、旱災等因素,他的結論是,中國大陸經濟可能實際已萎縮,1998年為負增長2.2%,1999年為負增長2.5%。

另一方面,為掩蓋經濟改革和重建的痛楚,失業人口數字被壓低,官方2001年3.6%的失業率不包括下崗工人。据估計去年下崗工人約達一千万人。失業人口也不包括离開農村進城尋求打工的農民,即“浮動人口”,約一億五千万流民至少季節性失業。清華大學教授胡安剛(音譯)以更符合國際標准的失業定義對此問題作了研究,他認為中國去年的失業率在農村是7.6%,在城市超過8.5%,遠高于北京聲稱的引發社會動亂的警戒線。胡警告說:“我們正面對著潮水般的失業工人。”

隱藏在中國債務數字后的可能是一顆更危險的定時炸彈。人民銀行總行長戴相龍在本月的人大會議上承認,國家內債遠高于官方公布的2001年國民總產值的16%。戴說如果把短期的國家退休金債務,地方政府的債務,以及各大銀行的坏賬貸款計算在內,內債接近60%。戴不尋常的坦率是個好消息,但坏消息是獨立的經濟學家認為,戴的統計仍舊是基于中國年鑒上的國民總產值成長統計數。經濟學家勞斯基認為,更實際的數字還要高,接近100%至125%。僅國營銀行的坏賬貸款數目就很嚇人。中國銀行于1999年報告了該行兩個不同的坏賬貸款數据,一個是根据中國統計方法,另一個更符合西方的會計標准,后者大于前者2.6倍。穆迪(Moody’s)咨詢公司認為中國四大銀行的賬目“毫無意義”。

持怀疑態度的人認為,這种差异證明了大眾想象中的中國魅力實際上是贗品。《中國夢》的作者喬.斯圖維爾在書中警告投資者,他們試圖去測定中國的潛力的話會“打開統計界中的‘潘朵拉魔盒’”[注]。他認為北京的經濟基礎是建立在沙堆上的,類似于上世紀五十年代驅使蘇聯的那种狂妄自大。”戈頓.張在同名的書中更進一步預測,十年之內“中國的崩潰將來臨”;他确信該統治集團不久將無力用赤字來推動中國現在的經濟成長。這些非樂觀人士給那些把北京描繪成一道通往十二億熱衷消費者的大門的商業狂熱澆了冷水。(事實上,人口普查沒有計算許多儿童,實際人口接近十三億)

……北京不能期望別人永遠對它的假賬視而不見,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机,到俄羅斯和阿根廷以及安然(美國大型能源公司)的崩潰,世界上最近絕大多數触目惊心的經濟瓦解,由于數字不准确而雪上加霜。給巨人中國的許多問題戴上面具只能保證它跌倒時更痛苦。

[注] 希腊神話中,主神宙斯命潘朵拉帶一個盒子下凡,潘朵拉私自打開盒子,導致里面的疾病,罪惡,瘋狂等所有禍害散布到世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美國市場本週經濟數據發佈時間表 (4/1/2002)    
  • 【紀元專欄】林保華:“黑手”伸向溫家寶 (4/1/2002)    
  • 香港經濟取決兩制之落實 (4/1/2002)    
  • 林牧:中國社會意識的權貴化 (4/1/2002)    
  • 渣打裁員輔導變白色恐怖 (4/1/2002)    
  • 美擬派大使級官員駐台 (4/1/2002)    
  • 內斗趨激烈 十六大前中共高層互揭大案黑幕 (4/1/2002)    
  • 布希加強台美政治、軍事關係以 防台海失控 (3/31/2002)    
  • 【紀元專欄】張清溪:獨佔性競爭 (3/31/2002)    
  • 彭淮南:外銀對台灣景氣復甦相當樂觀 (3/31/2002)    
  • 日報指美將對兩岸採行均衡外交策略以防衝突 (3/31/2002)    
  • 香港由國際金融中心降為地區金融中心 (3/31/2002)    
  • 陳總統:立委席次可考慮減半或減為一百五十席 (3/30/2002)    
  • 【紀元專欄】吳惠林:扭正當前大學教育 (3/30/2002)    
  • 國民黨將推動年底選舉不在籍投票 (3/30/2002)    
  • 傳中國副總理溫家寶的兒子向外商求職被拒 (3/30/2002)    
  • 經濟部出口拓銷拉丁美洲 成績耀眼 (3/30/2002)    
  • 中國經濟統計數据弄虛作假原因何在? (3/30/2002)    
  • 川妹子王小丫:找男友要像“郭靖” (3/30/2002)
  • 相關新聞
    川妹子王小丫:找男友要像“郭靖”
    中國經濟統計數据弄虛作假原因何在?
    傳中國副總理溫家寶的兒子向外商求職被拒
    國民黨將推動年底選舉不在籍投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