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5日訊】新華网北京3月4日電,“教育是公益事業還是產業?”“究竟是官治學校還是學者治校?”“博士生導師為什么還要讀博士?”在今天下午社科新聞出版界的聯組會上,華南師范大學教授王守昌委員向中國高等教育界的“怪現象”連連發問。
從事教學工作40余年的王守昌教授,對于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問題如鯁在喉。他說,教育是關系國家民族發展的大計,是公益事業而非盈利活動。目前,一些地方將教育事業當作“第三產業”,紛紛辦學牟利,不顧社會效益,此風不可長。
對于一些學校將教學科研行政化,存在一定的“官本位”現象。王守昌委員認為,學校的管理不同于一般行政管理,要遵照教學、科研規律來進行。教師是教學、科研單位的主体,學校應由學者來治理。由于學科建設盲目,教授、博士生導師評定過濫,某些高校甚至出現“教授讀博”、“博導讀博”的尷尬現象。有些高校還存在學風浮躁、急功近利的現象。
在對高等教育“怪現象”進行一番分析后,王守昌委員建議,國家應大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師收入。他舉例說,根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調查,中國的教育經費占GDP的2%,僅相當于世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他言辭懇切地說,高等教育亟待改革,否則會“危害深遠,影響几代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