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剝“東海一梟”的皮

東海一梟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5日訊】上网二月,發貼百多,恣意論詩,放言議政,更刀向噓太君,槍挑余大少,拳戰風二俠,劍敵蘆大爺,戟戳狼九鳴,酒斗譚壯飛,鞭擊袁子才,縱橫江湖,瞎玩胡鬧,樹“敵”一大堆,交友一大片,何樂如之。有不少网友或跟貼或來函打听老梟其人,表折節下交之意,曾答以詩曰:

网游原偶爾,休問老夫誰。
曾捉天涯月,耽吟地下詩。
懮天三獻策,浮海一揚眉。
老去容高隱,云深世莫知。

余杰曾痛斥网上匿名者并表示,他不會与匿名者討論任何問題,老梟在《梟眼看人之—-槍挑余杰》中已予以駁斥。老梟以為,网上攻守,屬于觀點之爭,思想之戰,真名网名,個人愛好,不是什么原則性問題。楊支柱君日前跟貼曰:

“點名批評文章不用真實姓名的确不妥,這是自己躲在屏障后向人家發冷箭,不公平。至于使用匿名破口大罵之輩就更等而下之了。我并非一律反對匿名,但攻擊個人的文章不應該匿名。如本篇攻擊余杰的文章即是。”

又有為民君接著跟貼:“在一個無法無天,到處都有危險的社會,匿名是一种不得已的辦法。什么時候网上不刪貼,言論有自由,政府背后不打冷槍,我才同意北大才子的說法。”

-倒好象老梟是個喜歡暗里發冷箭的小人和怕事怕死不敢露頭的軟骨頭似的。在《梟眼看人之五》我早說過,匿名上网,是大隱隱于网,過一把蒙面大俠的癮,“痛快淋漓放手大斗几百個回合,或單打、或混戰”,多好玩哪。

老梟大好男儿,卻不愿被人小看了,這就自個剝去“東海一梟”的皮,亮出洒家真面目來。雖然自知從此不得安宁矣。但我宁戴棘冠甚至南冠,宁為徒呈匹夫之勇的莽漢,也不愿頭上被扣懦夫的小帽(只是愧對妻儿了)。

老梟曾自稱年屆八一,實乃妄攀党齡,已多次跟貼言明。至于自稱儿女們投靠老美認干爹什么的,更是玩笑。此類老不正經及罵鬼吹牛的話大多,不一一說明了。

日前亦凡文學報做我專輯要作者簡介,我寫道:

東海一梟,雄性,屬龍,龍性難馴,潛龍勿用;名梟,魂游物外,聲聞九天。身隱于商,志托于詩。詩則新舊雙栖,性則剛柔相濟。龔定庵名句:亦俠亦俠亦溫文,差堪仿佛。習拳八九年,讀書數万卷,創作上万篇(首),出書十余冊(自費)。貪美酒美色美景,愛奇石奇書奇人,暫隱西湖。電郵jiulonshan@163.com。太虛太簡了,今奉上一則簡介,是拙著作者簡紹,比較實:

蕭瑤,原名余樟法,男,1964年12月10日出生于浙江遂昌縣龍洋鄉,曾任廣西某公司法人代表,現隱居杭州。

八十年代以來,創作了大量的新詩、舊體詩詞、散文、雜文、隨筆等,先后在海內外四百多种報刊雜志發表作品二千余首(篇),陸續結集出版了新詩集《浪子吟》(香港金陵書社出版公司1993年版)、《未必逍遙》(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劍魂琴心》(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在命運之上──中國詩人自選詩叢滇蝶膘驉n(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散文集《呼喚英雄》(新華出版社)、舊體詩詞集逍遙山庄詩稿》及續集、三集、四集(均由銀河出版社出版)。中國詩歌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浙江作家協會會員,南宁詩詞學會副會長,多家社團机构名譽社長、副社長、理事等。

業余愛好:收藏書籍、書畫、像章、奇石、練拳。
生平愿望:籌建中華大詩園,為我中華歷代偉大詩人塑像。
人生格言:能輕富貴心方逸,不赶潮流气自昂。
創作格言:眾生懮樂心頭挂,一代風云筆底牽。

新世紀寄語:濟時濟世原初愿,當瓦當磚不自卑。豈惜男儿一腔血,為新世紀荐丰碑。

至于詳細地址及電話手机等,這里就不公布了,不是膽怯怕事而是怕閑雜人等打擾我清修。

畢竟是書生,畢竟帶點好玩的意思,以前梟眼看詩看事看人,有許多過頭的地方,如對人隨意調侃挖苦,論事過于偏激酷評,在此,請有關网友接受我深深的歉意。例如對余杰与作協的官司,不了解情況就哇啦啦大發議論。逆水舟网友說得好:

“在匿名問題上您与余杰的爭論,我贊同您的觀點。余杰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确是偏激了些。但您對余杰与作協打官司的事進行攻擊是不妥的,他那是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是在揭露作協的言而無信、腐敗??暗。最終余杰可能會舍棄這個官方御用机构,忍清這個机构的本質。任何人對問題的認識都有其局限性,余杰當然對某些問題也有認識錯誤的時候。對這個年輕人,我是從整體上認可的”。

又如与蘆笛、徐仰藥、狼九鳴、噓堂等先生相扑時,下手時帶輕薄態,在此一并致歉。

至于東海一梟的文責,當然由我負。線索多多,有關部門要找我,自是探曩取物。蕭某生平交友無數,結怨、犯忌也無數,該來的都來吧!

兩個多月來,許多网友或貼或函,与我討論問題,爭辨是非,不論褒貶贊罵,我都表示感謝。你們的网名,都將保存在我記憶的硬盤里。

兩個多月的相處,已与東海一梟這個网名產生了感情,今后,允許我仍以此名上网。只不過真相一露,從此多事,且失去了蒙面混斗、大吹其牛的樂趣,以后上网机會和興趣,定然不多矣。最后以七律一首,与朋友們共勉:

吹簫說劍送流年,一角湖山別有天。
腹底凝香書十万,堂前屠狗客三千。
春殘愁看群芳謝,薪盡勉將野火傳。
吟罷云低風海緊,且將孤膽護嬋娟。

—-《自題說劍堂》

梟眼看人之十六,2001、11、29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東海一梟:說話的權力 (3/4/2002)    
  • 東海一梟﹕跟屁文章 (3/4/2002)    
  • 寧干公卿怒勿使天良負 不歌聖主恩但為蒼生訴 (1/7/2002)    
  • 愛民何辜?懮國無罪--為楊子立等四位北京熱血青年鼓与呼 (12/17/2001)
  • 相關新聞
    寧干公卿怒勿使天良負 不歌聖主恩但為蒼生訴
    東海一梟﹕跟屁文章
    東海一梟:說話的權力
    「美國千禧一代」CEO:中共利用美媒攻擊神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