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30日訊】國防武器研發又有新成果。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依據天劍一型空對空飛彈研發改良的「捷羚防空飛彈系統」,已完成研發及先導生產型研製,並通過作戰測試評估,全面進入量產,此一研發成果為國軍低層防空戰力再添新血,也為「國防自主」的努力,樹立新的里程碑。
據中央社三月三十日報導中科院自民國八十四年起,開始研發「捷羚」防空系統,成功通過多項研發測試項目,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目前「捷羚」已經正式進入量產。中科院天劍計畫室指出,新型「捷羚」以中型高機動車輛為載具,發射架上最多可同時掛載四枚天劍一型飛彈,遇狀況時可在車上啟動系統、發射飛彈,同時迅速轉移陣地,提高戰場存活率。
「捷羚」系統具有敵我識別、電子反反制及紅外線反反制能力,並可於夜間作戰。中科院指出,為防禦敵人夜間攻擊,「捷羚」特別採用「雷達與紅外線影像」複合式目標偵蒐系統,無論日、夜均可輕易偵獲敵機。
中科院並指出,捷羚系統配置的無線區域網路數據通訊系統,可使戰管雷達統一指派目標,以提高區域整體防守率,避免重複攻擊或造成防守漏洞。
在系統操作程序方面,「捷羚」系統操作簡易,只需射手及追瞄手兩人操作,就可達到作戰效益。操作過程中當系統偵蒐及鎖定目標後,射控電腦就自動使射塔及飛彈鎖定目標,只要射手確認敵機,即可按鈕下達發射指令,發射飛彈擊毀敵機。未來捷羚服役後,將大幅
提升國軍低層防空戰力。
中科院研發完成的捷羚系統曾於民國八十七年,以原型車參加於新加坡舉辦的「亞洲航太展」。當時有多個國家對此套系統表達高度興趣;有「軍事聖經」之稱的「詹式年鑑」,也於二千年版中詳細介紹捷羚系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