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28日訊】台灣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員李高朝今天分析指出,出口表現是決定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高低的關鍵,由於 1、2 月份外銷訂單金額已由負轉正,3 月份出口可望出現正成長,雖然投資和消費力道不強,但是全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3%。
中央社報道﹐李高朝今天出席台灣綜合研究院財金論壇馬年經濟景氣與投資展望研討會時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大約介於2%到3%之間,如果美國的民間消費能夠繼續熱絡,對台灣的資訊科技產品進口可望比預期的好,今年經濟成長率還是可以達到3%。
李高朝分析指出,觀察台灣和美國的景氣領先指標可以發現,美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和台灣的經濟都是頓挫了一下之後,11月以後就又回到上升的軌道上,在這部份台灣甚至還比美國早,因此,當初擔心會發生的“二次衰退”已經不成立,在統計上,911事件應該視為影響景氣的“不規則因素”。
他說,台灣景氣領先指標如果扣除911事件的影響,已經是連續第六個月上升,可以說台灣已經走出歷來最嚴重的衰退、邁向復甦。
分析影響今年景氣復甦力道的因素,李高朝指出,民間消費和民間投資不振,以及政府的消費和投資都對經濟成長率造成“負貢獻”,是今年復甦力道不強的重要因素。
李高朝說,短期內,受到失業率不易改善影響,民間消費不會太熱絡,尤其921大地震之後,對持有房地產者的消費也有抑制作用,預估今年民眾不會再瘋狂消費,民間消費成長率不會比去年增加超過 1個百分點,大約在3.5%以下。
在投資部份,由於傳統作為產業界“火車頭”的營建業仍然持續衰退,把民間投資的力量向後拉,加上當前剛剛走出全球投資循環谷底,在產能消耗完之前不會明顯復甦。
而政府投資受限於政府財政不佳,相對於國民生產毛額來說,台灣今年政府投資比美國、南韓、新加坡都少,大約是新加坡的十分之一、南韓的三分之一左右,李高朝形容,這是“國家財政不能平衡,所以經濟不會有活力”的最佳例證。
李高朝說,穩定的經濟成長,是政府的責任,經建會日前已經把原先只有高科技產業適用的租稅獎勵優惠擴大到傳統產業,為期五年,對於廠商取得各項生產要素也儘量協助排除困難,下週經建會還將陸續對廠商取得水、電等提出新措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