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24日訊】牛奶雖好,但飲用不當,卻會适得其反,所以一定要科學飲奶。
一是不能飲生鮮奶。生鮮奶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如大腸杆菌和一些致病性病原菌,如患乳腺炎的牛奶中就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毒素可致食物中毒。還有些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如牛型結核菌、布魯杆菌等也有可能污染牛奶而通過飲用使人致病。因此,一定要經過消毒才能飲用。
二是煮牛奶時既忌文火又忌久煮。因為用文火煮奶,煮奶的時間長,奶中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易受空气氧化而破坏。科學的方法是用旺火煮奶,奶開后离火,落滾石再加熱,如此反复3-4次,既能保持牛奶的養分,又能有效地殺死奶中的細菌。另外,牛奶加熱到100℃左右時,乳糖開始分解,牛奶變成褐色,逐漸分解成乳酸,產生少量甲酸,使牛奶的味道變化。牛奶經過科學滅菌封閉包裝,可以直接飲用,如要喝熱奶可采取隔熱加溫的方法,將鮮袋奶放進熱水中5分鐘即可。
三是煮牛奶時不要加糖。有人在煮牛奶時,為了使糖化得快,常常把牛奶和糖一起煮,這是不科學的。因為牛奶中的賴氨酸与果糖在高溫下,會生成一种有毒物質-果糖基賴氨酸。這种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若想喝加糖牛奶,可以等牛奶稍涼后再加糖。但要注意,加糖并非多多益善,一般不宜超過5%。否則因加糖過多,造成高滲奶液,會引起不良反應。(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