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記者楊少玉矽谷報導】矽谷科學家和科技業者不僅帶動世界科技發展的火車頭,如今也扮演解讀經濟模式和普及科學新知的角色。旅居矽谷的黃德歡和覃冠豪最近分別出版科普類和經濟書籍,讓一般人也能清晰地踏入經緯萬端的專業領域,不再霧裡看花。
目前美、日、歐先進國家均投注巨資全力研發納米技術,台灣與大陸也搶搭納米列車。納米手錶、納米洗衣機…紛紛問世,然而什麼是納米?納米技術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
出版「改變世界的納米技術」的作者黃德歡博士,1990年起即從事納米技術研發,目前為史丹福大學「原子操縱和納米技術」高級研究員。黃德歡說,納米尺度就是原子尺度,納米技術表示人類的能力已經延伸到單個原子的水平,這將揭示出一個可見的原子和分子世界。他預言,10年後納米技術將進入人類社會,20年後許多現在做夢都想不到的東西都會生產出來,21世紀將是納米世紀。
但黃德歡對目前市面上的納米產品熱的噱頭並不贊同,他舉例,目前的納米手錶只是在手錶表面塗上一含有納米微粒的薄膜而已,手錶計時的器件上並未用到納米技術,而這種東西反而使一般人對納米技術造成誤解。他認為,新科技的創新和普及中,老百姓的暸解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促成他撰寫本身第一本非學術方面的著作。
現任惠普科技總公司管理顧問,負責經營計畫及跨部門作業整合的覃冠豪博士,則將多年來對傳統經濟與新經濟的參與和觀察,在「新經濟大陸的漂移板塊」一書中探討目前當紅的話題—「知識經濟」。
覃冠豪表示,海峽兩岸最近這幾年的兩大主題是技術要創新、知識要創新,然而目前市面上知識經濟的專書不下廿、30餘本,但卻沒有一本是以中國人的角度來探討。
在知識密集的經濟發展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移植另一國的經驗。覃冠豪認為,以中國人的智慧和產業基礎,是可以有一個華人的觀點來發展出屬於華人的知識經濟發展策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