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著名女中醫——曾懿

人氣 68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21日訊】遠在漢武帝時,就有一個女中醫義构,醫術比較高明,治療了很多疑難重病,因此享有盛譽。后來在漢宣帝時,有個女中醫淳于衍,醫道精深,尤其專長婦科,据說曾給當時皇后接過產,是一位醫藥兼能的多面手。到了晉朗,著名學者葛洪的妻子鮑姑,跟她父親和丈夫學習醫術,以后就奔波于外,施醫舍藥,她尤其專長于灸法,在群眾中威信很高。當地群眾為了紀念鮑姑,還特地修建了一座三元宮,富內專門設了鮑姑的塑像供俸。宋朝專治重病的馮氏、專長婦科的汪夫人、精通外科的張小娘子,都是名見經傳的女中醫。至于明朝善究醫理的陸氏、眼科專家彭醫婦、走方行醫的韓醫婦,也是有一定聲望的女中醫。但在中國古代女中醫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曾懿了。

  曾懿,又叫伯淵,是四川華陽入。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相當于公元1837年。當時正處在民族危机空前嚴重,而變革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時代。在這樣的環境中,曾懿接受了進化論和改良主義思想。她認為國家要富強的話,必須家庭“保康強。,國家“強种族”,而行醫正合此道。所以曾懿在醫人醫國的思想指導下,深究醫理,著書立說,對中國醫藥事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曾懿的思想和學識主要反映在她的著作《古歡室叢書》中。這部叢書由《女學篇》、《醫學篇》、《詩詞篇》三個主要部分組成。而談論醫學的主要是《醫學篇》這本書。該書寫成于光緒三十二年,相當于公元1906年。當時曾懿已經54歲了。《醫學篇》一共有兩冊,是木刻本。上冊共4卷。第一卷有脈論、舌色論、溫病、傷風;傷寒病論等,第二卷為溫病傳入中焦治法,第三卷為溫病傳入下焦治法,第四卷為傷寒治法。下冊也有4卷。第一卷為雜病,第二卷為婦科,第三卷為小儿科,第四卷為外科。

  曾懿曾得過四次溫病,全賴著名溫病醫家吳鞠通的理論指導方轉危為安。因此,她十分祟拜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在她自己的著作中很多地方都采用吳鞠通的學說和醫方。經過39年的刻苦鑽研,曾懿對傷寒和溫病的病證及其治法有了十分深刻的體會;所以選了些精華寫了下來,這就成了《醫學篇》的主要內容。

  曾懿往往自己配制方藥,用藥十分精當,配合非常巧妙。有的還是親身經歷過。比如她32歲時,曾得了陰症喉痹,十分危險,她將上桂心、炮姜、甘草各1.5克,放入茶碗中,用開水沖入,又將有藥的茶碗隔水婉后,將茶碗中的藥含上一口,慢慢咽下,總算脫离了危險。后來她就用這個方子治好了不少病人。

  曾懿十分重視民間經驗。她在院北某地听到一個士兵說,以前他從軍到一個地方,得了噎院病,能飲不能食,一點辦法也沒有。過了數日,他到一個集市游蕩,走得口渴,又沒有茶水可買。只見一個小販,用一大鍋煮雞十几只現賣、這個士兵實在口渴得厲害,就与小販協商,買了點鍋中雞汁飲以解渴。不料這雞汁又濃又鮮,食下即到了下焦,不象從前飲水進食,往往阻于上焦而不入。于是,此兵就連買几大碗雞汁飲服。以后他常用雞湯煮粥作為主要飲食,胃膈漸開毛病也慢慢好了。言者無心,聞者有意。曾懿听了以后,用心記。以后凡遇到這類噎膈症,她就用濃雞汁,略加姜汁治之,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曾懿還十分重視醫學衛生知識的普及。如她提出要注意休息,“以保腦力”;“時吸新鮮空气以保肺气”;要多活動,以使血脈“流通”等等。曾懿生長在封建時代,但醫學知識十分淵博,尤其思想很進步。在中國古代既通曉醫理,又有行醫救國思想的女中醫不多,而其中當以曾懿為最出色。

轉自:中國金衛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淺論中醫及其在現代社會的作用 (3/19/2002)    
  •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3/17/2002)    
  • 易經與中華飲食 (3/14/2002)    
  • 古今名醫奇异藥引 (3/13/2002)    
  • 過度勞累 喉炎牙痛易發作 (3/12/2002)    
  • 養血補氣 改善產後關節痛 (3/11/2002)    
  • 老年脊椎骨質增生症 (3/11/2002)    
  • 話說蘆薈 (3/7/2002)    
  • 易經與中醫 (3/7/2002)    
  • 南京︰一玻璃店多名員工食物中毒 (3/7/2002)    
  • 田小明:主流醫界重視中國傳統醫學 (3/3/2002)    
  • 前台中市長曾文坡自殺身亡 (3/1/2002)    
  • 淺談西醫、中醫、針灸、气功与修煉 (2/28/2002)    
  • 男子醫痔變失禁索償140萬 (2/27/2002)    
  • 淺論中醫及其在現代社會的作用(節選) (2/25/2002)    
  • 中藥拯救一位患白血病的荷蘭女孩 (2/13/2002)    
  • 米盧病倒﹐最怕中醫 (2/7/2002)    
  • 五味与人體健康 (2/5/2002)    
  • 國粹中醫葯:站在現代化的門檻上 (1/26/2002)
  • 相關新聞
    國粹中醫葯:站在現代化的門檻上
    五味与人體健康
    米盧病倒﹐最怕中醫
    中藥拯救一位患白血病的荷蘭女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