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19日訊】瑞典和芬蘭的研究者最近在今年二月的《科學》雜志网絡版上撰文指出﹐安慰劑和鴉片類止痛劑在腦部的激活位點是完全重合的。斯德哥爾摩Karolinska 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 Predrag Petrovic和他的同事報導了這項試驗結果。他們用陽電子 反射斷層攝影術發現安慰劑和鴉片都促使大腦的鴉片受體集中的區域的血流量增加﹐從而達到止痛效果。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研究出安慰劑生理作用机制。
安慰劑效應說明了精神對机體的作用﹐安慰劑效應向許多藥物的實際治療作用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醫學界公認實際治療中的安慰劑效應是無法排除的。這种現象可從兩方面來說明﹕
1﹑ 心理作用可以導致生理方面(包括細胞和分子)的改變。
2﹑ 机體在非藥物性的作用下的自我調節能力。
這項研究雖然為安慰劑的作用位點提供了進一步的解釋﹐但還是沒能解釋為什么相同的安慰劑能導致不同的治療作用﹐比如﹐安慰劑大同小异(多半是糖丸或生理鹽水)﹐不但可以止痛﹐還可以治療心臟病﹐關節炎﹐哮喘﹐癌症﹐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症等等。
盡管安慰劑可以治病﹐但目前卻不能用于治病﹐這是因為它的作用具有隨机性。它的作用受到受試者和試驗者的心理狀態的影響﹐時有時無。由于現代科學對精神方面研究的局限性﹐目前尚無法對安慰劑效應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安慰劑效應是在外界因素誘導下出現的机體自我調控﹐體現了精神對物質的超常作用。但如何調動人體自我修复和調控能力﹐從而達到机體的最佳工作狀態對現代科學來說還是一個解不開的謎。
(正見科技 3/9/2002)(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