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18日訊】不久前,朱熔基訪問印度,談起兩國的經濟增長,一位印度部長出乎意料地說:中印兩國經濟都處于較快增長,如果扣除中國經濟統計中的水分,兩國經濟增長率應該差不多。這一說法的背景是,最近几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大約為7%,印度和俄羅斯則分別大致為5%,三個大國,三枝獨秀。但國際間普遍認為,印度和俄羅斯的經濟增長數据,更為真實和可信,中國的經濟數据則可能攙假。
印度部長的直率表達,是第一次將中國經濟統計的虛假性,揭露于國際舞台,中方為此感到十分尷尬,且惱羞成怒,立即矢口否認中國經濟統計有問題。
中國經濟統計數据是否可信?這一直是一個在海內外極具爭議性的敏感話題。
以中國城市人均產值為例,官方統計稱,2001年,北京達到3000美元,上海為4500美元,廣州4200美元,深圳最高,達4800美元。就連廣東省東莞市,二十年前的一個小鎮,現今人均產值也超過3900美元,相比之下,同類數据,馬來西亞為3500美元、泰國2000美元、菲律賓1000美元,也就是說,中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中等或中上等國家的水平,遠遠超過東南亞地區的繁榮經濟體。
但是,《中國經濟時報》卻揭露說,中國各城市在計算人均生產總值時,沒有把外來人口納入其中,官方統計的城市人均產值,比實際數字高出許多。以東莞市為例,《2001廣東省統計年鑒》顯示,該市200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59億5784万美元,人均生產總值3927美元。由此推算,東莞市人口應為152万人。事實上,持東莞戶籍的人口确為150万人,但如果加上該市的暫住人口和流動人口,東莞市總人口實際上已超過600万人。如果以這600万人為基數,來計算東莞的人均生產總值,數字則馬上縮水,人均產值從3927美元縮小到993美元。
同理,北京戶籍人口超過1100万人,辦理暫住證的外來人口為237万人;上海戶籍人口為1320万人,辦理暫住證的外來人口為387万人;廣州外來人口至少也超過200万;這樣,粗粗地推算下來,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的人均產值分別約為2200美元,3200美元,和3200美元。而且,這种粗略的算法,尚未將那些沒有辦理暫住證的外來人口計算在內,因此實際的數据更低。
又比如,關于中國的失業率,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近期統計數字顯示,2001年,中國城市的失業率由3.1%上升至3.6%,但卻沒有包括從國有企業下崗的職工人數,也沒有包括城市中外來人口的失業情況。同時,這僅僅是城市的數据,對農村的失業人口,當局則諱莫如深,農村失業人口,被當局稱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占農村人口高達20%,這才是中國失業大軍的主力部分。如果把城市和農村的失業率加起來計算,中國人口的失業率,恐怕是世界上最高的。
官方的《人民日報》,在一份援引國內御用學者回答海外學者的質疑時,為了表白中國經濟統計數据沒有夸大,竟舉例說,在中國發達的沿海地區,如浙江等地,當地企業并不愿意報高產值數据,因為產值高、利潤多,交稅也多。殊不知,這种解釋,恰恰又從另一個角度暴露了中國經濟統計中的弄虛作假,真是不打自招。
實際上,中國經濟統計數据歷來受人質疑,經濟總產值,經濟增長率,人均產值,人均收入,以至于投資和費用,等等,僅僅依靠各級政府層層上報,并沒有全國性的獨立統計中心。地方干部,出于种种目的,或想升官,或想得獎,虛報成績,謊報增長,從來是共產党浮夸成性的傳統或假大空的遺風。 (2/28/2002)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