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2月21日訊】看花和賞花不同。看花而已,花無情,如果帶著賞花的心情,剎時,千花如云百媚生。意思就是,看花要帶著柔情,把花當成生命,不是生物。當人的心靈純淨,花的心情也就易于感知。當人看花時,花也在看人。有一年我到植物園的荷花池邊,不經意地看看花,心意微動,寫詩一首:「我來看花花看我,群芳爭艷把婿求,我嘆荷塘春已遠,一畝花香滿池秋。」看花是隨性為之,看見花在看我,則更上層樓。只是,當時心情輕佻,傷了花儿的心,事后想起,還是慚愧的。
因此,看花也有看花的樂趣,与花為友,樂趣無窮。賞花呢?若是刻意為之,反而可能失卻許多瞬間即逝的奇趣。看花与賞花之別,只是一念間的事而已。那么,許多微妙的自然美景,身邊俯拾即是,是上天創造万物与人合一,人的心靈秩序就和眼前的景致巧妙相連,花的生命故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許多人注重花的時序美,如果能更深一層地體察,就會發現花的個性美。花是有男女之別的,有男花,也有女花。只不過通常表現的是女性的溫柔之美而已。花的美感,在于綻放生命而產生的美感。
法國詩人波特萊爾寫的《惡之華》,是從虛偽的假善真惡中,綻放充滿生命力的人文之花。也就是花是一种植物表現生命力度的現象。根据生物學家講,花之所以盛開,是為了繁殖后代。所以,花的嬌艷是出自于一种女為悅己者容的求偶現象。如此說來,不難體察女孩子喜歡花朵,是出自于一种心靈的交感。于是,當花儿凋落,便容易產生黛玉葬花的哀愁,這是一种同病相怜的作用。
說到花的個性,文人雅士泄漏了不同的花儿的個性美。例如,牡丹花,就有這么一段:牡丹花開滿長安,一年冬末百花沒,大唐女皇武則天,一道詔令要花開:「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草待曉風吹。」百花仙子只得強顏歡笑。次日,百花開放,唯獨牡丹不開。武則天一怒之下,把牡丹貶植洛陽。牡丹一到洛陽,越長越旺,壓倒群芳。從此洛陽牡丹名聞天下。我想,正是牡丹花富貴王者的霸气,冒犯了人間當朝攬政的女皇,才有這段故事。二花為王,相爭一場,誰是誰非呀?
水仙則是玉洁冰清,深得我的喜愛。黃庭堅說他是凌波仙子,水上盈盈步微月。有人贊賞水仙:「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動冰肌;仙風道骨今誰有?淡掃娥眉寥一枝。」可是西方人,卻用水仙的名字代表自戀,中國人用裝蒜來污蔑水仙的脫俗,實在是不懂水仙的心思。水仙是水中之仙,自然為凡俗所不知。
茉莉沒有色彩美,也沒有儀態美,卻嬌弱惹人怜愛。她用淡雅的花香傾訴,絲毫不逾越一個女人的本分,我還是最怜惜滿園的茉莉花香。河北民謠:「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芽,又香又白人人夸,讓我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
芍藥揚名于揚州。所謂:『千葉揚州种,春深霸眾芳;無言比君子,窈窕有溫香。』不同于牡丹以富貴气冠群花,芍藥則是艷霸群芳,花气四射,毫不收斂。韓愈說她:『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龍,覺來獨對情惊恐,身在仙宮第九重。』個人深覺正是如此,芍藥有几分陽極生陰的味道,正人君子所不喜,雍容大度者自能包容,導之以正色。
最后,又回到荷花。我曾覺荷花是女人花,而且是很貞洁的女人花。但每每賞荷時,又有另种體味,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池花似睡亦似醉,我欲攙扶葉來推,紅花斂容作悲語,恨君難做池中人。」不由使人聯想起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心中驀地一震,荷蓮更是君子花啊!賞花之心更喻為人之志!(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