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華文教育依然是個政治爭執議題

標籤:

【大紀元12月8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毓平吉隆坡八日專電)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又再成為政治人物熱烈爭論的一項課題。馬來政壇人物視華文小學教育,是國民團結的絆腳石,必須對現有教育制度作出全面檢討。

首先發出令華社震驚的言論,是內閣教育部副部長阿茲三蘇丁發表文告,指出大馬現有的華文小學,就如同馬來宗教學校一樣,都是馬國社會發展的不良因素,更是國民團結的絆腳石。

他認為,這兩種教育體系的存在,分裂民族的融匯意願,也等於是增強種族主義的心理。都是對國民團結的建設構成極大障礙力。因此當局必須檢討現有的教育制度。

巫青團的柔佛州教育局主任趁勢在網際網絡上發言,指華文小學就是造成今天國民仍無法結合在一起的主要禍根,因此唯一辦法,便是關閉華小。

馬國總理馬哈地在開齋節前以不滿語氣,指責反對他極力推舉的「宏願學校」計畫(即把華、巫、印三族的小學建立在同一個園內,雖有各自的課室並用各自母語教學,卻只有共同的禮堂、食堂與運動場。在課室之外,大家只能用國語(馬來語)交流。如此當能培養愛國意識與國民團結情誼。)

他認為這項計畫之難以推行,主因在一些種族沙文主義份子或宗教極端份子從中作梗、破壞。因此,他主張對現有教育制度進行全面檢討,並重新釐定整個教育發展步驟與方向。

華教界都認為這是華文教育危機再顯的徵兆。

華校教師總會(教總)副主席陸庭諭表示,這是反應當權者念念不忘推行單元教育化政策。宏願學校計畫以及現在急於推動的英文教導數理科,都是逐步蠶蝕華教根本的具體行動之一。華社只要稍為鬆懈、大意,則基本的母語教育權益,勢必一步步的被剝奪。

另方面,作為執政聯盟成員之一的馬華公會(馬華)的青年團體,馬青總團卻發表文告,促請教育部勿再發表蔑視華教言論,並重申華小教育的存在,早已在憲法中列明與肯定,華裔維護母語教育與保護華小的存在,更是毫無妥協的事實。

此外,人民黨與公正黨也都發表聯合聲明,指大馬國內的華小,印小與國小並立共存,完全符合大馬多元民族文化色彩,也起著良性競爭的作用,形成互取其長,互補其短的百花齊放局面。

聲明指政府推行了數十年的國民團結運動,如今還強調要在小學階段強制執行,這實是一大荒唐之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暫緩遣返委內瑞拉移民
【軍事情報局】俄羅斯新航母 或成烏克蘭新靶船
【紀元焦點】廣交會爆冷 企業悲觀之情瀰漫
川普加速核准10項礦產計劃 強化美供應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