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2月7日訊】
秋末冬初,正是吃鱸魚的大好季節。
鱸魚又名花鱸、鱸板、鱸甲、真鱸等,俗稱鱸鮫,為淺海近岸魚种,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交匯處和淡水中。我國沿海水域內,均有它的蹤跡。鱸魚其體長而扁,口大,兩頷下長上短,有毛齒,體披小櫛鱗,體側及背鰭散布著黑色斑點。鱸魚肉質細嫩,味美清香,營養和藥用价值都很高。据分析,每100克魚肉含量肉質17.5克,脂肪3.1克,還有灰分、維生素、煙酸和鈣、磷、鐵等多种營養成分。尤其是秋末冬初的成熟鱸魚,特別肥美,魚體內積累的營養物質也最丰富,所以是吃鱸魚的最好時令。
鱸魚尤以松江鱸魚最為著名,它与黃河鯉魚、長江鰣魚、太湖銀魚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魚。但松江鱸魚之所以得盛名,還有賴于晉代張翰的一句名言。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俊才,善屬文,齊王司馬閣辟為大司馬東曹椽。其時八王混戰,天下大亂,張翰預感到宦途險惡,因秋風起,乃思故鄉菰菜、羹、鱸魚膾,嘆曰:“人生貴得适意,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歸,表現出一种超然曠達的人生態度。從此,歷代的大詩人如李白、杜甫、陸龜蒙、蘇軾、范仲淹、陸游、范成大等都在詩中盛贊松江鱸魚。据傳,隋煬帝到揚州品嘗了松江鱸魚,連連稱贊;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松江吃了鱸魚羹,贊不絕口,令松江知府年年進貢。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其點食的名菜之一就是松江鱸魚,可見它的名貴身价。
鱸魚有多种烹飪方法,常見的紅燒、清蒸或做羹湯,其味鮮美;亦可腌制食用,最有名的還是“鱸魚膾”。据史載:將鱸魚刮鱗,除內臟,去血污,浸漬訖,布裹瀝水,散置盤內,取香橙花葉相間,細切和膾,撥令調勻,并配以香菇。還有“鱸魚汆雞湯”,將鱸魚刮鱗、除內臟、去污、浸漬、瀝水等工序之后,放入滾熱的雞湯中煮熟,盛入湯盤內,金黃色的雞湯,浮現白肚的鱸魚,色、香、味俱全。地名名菜有:“四鰓鱸魚湯”是松江的傳統特色菜,魚肉洁白、清香鮮嫩;“花果鱸魚”是連云港的傳統名菜,魚色金黃、鮮甜可口;“軟鱸魚”是浙江的名菜,魚肉鮮嫩、鹵汁郁香;“之江鱸魚羹”是杭州的名菜,烹制精心,滋味鮮美;“清蒸鱸魚”是廣東的名菜,汁清肉白,嫩滑味鮮。這些鱸魚名菜,都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
鱸魚有很高的藥用价值。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且可治胎動不安、產后少乳等症。据古代藥典《本草綱目》記載:“鱸魚性甘溫,有益筋骨、腸胃之功能。鰓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食療本草》一書中記載:“鱸魚能安胎、補中、作膾尤佳。”《本草衍義》中記載:“益肝腎”。民間驗方有“用适量的鱸魚与蔥、生姜煎湯服,治小儿消化不良症;將鰓焙黃研末,沖服,或將鰓不洗晒干,煮湯服,治小儿百日咳症;用魚作膾食,治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因此,鱸魚是一种健身補血、健脾益气和益體安康的佳品,大可經常食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