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9日訊】(法新社巴黎十九日電) 今天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抽煙的孕婦,生下的孩子罹患嬰兒猝死症的危險較高。
嬰兒的睡姿如果影響到呼吸,經常會發生窒息而死,一般稱為嬰兒猝死症。
最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症的年齡是三至五個月,那時嬰兒比較會動,而且睡眠時會翻身,容易轉變成易於窒息的睡姿。
嬰兒容易猝死可能因為腦部缺乏一種﹁警覺反應,﹂因此當正常的呼吸受到抑制時,嬰兒不會馬上大哭再引動正常呼吸。
雖然統計顯示,孕婦吸煙使嬰兒在母親肚子裡就暴露在煙味中,與嬰兒猝死症有密切的關係,但是什麼原因導致嬰兒反應異常,至今不明。
澳洲醫生為了探索兩者的關係,曾對二十名八至十二週的嬰兒進行實驗。
其中十名嬰兒的母親不抽菸,而另外十名嬰兒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有抽菸。接受實驗的嬰兒中,沒有早產兒與生病的孩子。
接受實驗的嬰兒都是以不會導致猝死症的平躺睡姿睡眠,然後以監視器對他們的心跳、呼吸與身體移動、張開眼睛等行為反應,進行監看。
同時在距嬰兒頭部二十公分高的地方放置擴音器,當將嬰兒放到床上睡覺時,打開擴音器,以六十三分貝音量播放柔和的音樂,然後慢慢將音量放大到八十六點二分貝。這項試驗是對十至十二小時沈睡的嬰兒進行的。
研究人員發現,嬰兒睡眠的方式並無不同,或是在沈睡時,突然被擴音器驚醒時,嬰兒的反應也大同小異,所謂沈睡是以瞳孔後面的眼球迅速移動來判斷的。
不過嬰兒睡的不沈,眼球沒有迅速移動時,嬰兒對聽覺的反應大大不同。
懷孕時抽菸的孕婦生下的孩子,有五名嬰兒聽覺受到刺激時眼睛不會睜開,或是身體開始移動。甚至以最大的聲音來刺激,嬰兒的聽覺都沒有反應。
研究人員相信,這項發現更驗證了尼古丁可能影響主管睡眠、情慾與心肺功能的身體行動功能。
他們的結論是:﹁當嬰兒猝死症發生的高峰期,懷孕時抽菸的婦女生下的嬰兒,比不抽菸婦女生下的嬰兒較不容易警醒。這可能可以部分說明何以在母體內吸過尼古丁的嬰兒,罹患猝死症的嬰兒較多。
這項實驗是由澳洲布里斯班皇家兒童醫院的呼吸治療科助理教授安妮.張所做的。(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