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盛筵,傾情的演奏

──記蘇幼敏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人氣 1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1月7日訊】十月十二日晚在Southern Tech劇場舉行的著名小提琴家蘇幼敏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音樂會一結束,觀眾由衷地發出了一陣陣的讚嘆:從來沒聽過這麼動人的獨奏音樂會;這樣如泣如訴、暢快淋漓的激情演奏真是讓人一飽「耳福」;今天沒能到現場來聆聽獨奏音樂會的人真是太可惜、太遺憾了;此類音樂會應該連着開幾場,我們可以連續聽它三、四場;花$25、$35欣賞這樣的音樂會實在是太便宜了… …。人們相互傳遞着音樂會給大家留下的美好印象。這一、兩個星期來,主辦單位和主辦人接到無數的電話,祝賀音樂會的圓滿成功,其中許多觀眾懇切地希望今後能多舉辦這種高水準的獨奏音樂會,有些贊助商甚至要求今後要年年辦:「我們將年年抽出贊助費來支援舉辦此類音樂會。」
音樂會長達兩個多小時,由於演奏家發自肺腑的音樂一次次打動了全場觀眾的心,觀眾以熱烈的掌聲一次次地將演奏家請回舞臺,向這位獨具匠心、充滿感染力的藝術家表示由衷的敬意。掌聲此起彼伏,喋連不斷,最後主辦人只能借手指受傷為由,請觀眾諒解,結束了這場激動人心的音樂會。(由於連日來與當地韓裔鋼琴家臨時合作排練,「連續作戰」幾十個小時,手指確實受傷)。
音樂會雖然已經結束,但是那一曲曲動人心弦的樂曲卻一直塋繞在人們的記憶中,那一幅幅含蓄雋永、琴人合一的場景讓觀眾難以忘懷。音樂會上,蘇幼敏先生演奏了門德爾松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沉思」、「流浪者之歌」、「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漁舟唱晚」、「洪湖水浪打浪」、「美麗的台灣島」、「金色的爐台」等中外名曲。他的弦音美妙亮麗、清秀超脫、時而鏗鏘有力、銳氣逼人;時而纏綿委婉、如泣如訴。在他的演奏中,所有高難度的技巧,均伴隨着他那翺翔自如的雙臂和手指,融化在他深沉的情蘊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人們感受到的是真誠、甘淳、美好、純粹的音樂,沒有參雜任何故弄玄虛、嘩眾取寵的成份。
有觀眾感慨地說: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我聽過無數次,這是我聽過的最好、最感人的一次。的確是全身心的投入,在「梁祝」和「流浪者之歌」的演奏中,我們能感受到那種大悲、大喜、天長地久的情懷。也有觀眾真誠地敘述着:一聽到「美麗的台灣島」主旋律,一股思鄉之情頓時湧上心頭,好想好想家 ── 漸漸地眼眶濕潤了,淚水在臉頰上徘徊。「洪湖水浪打浪」讓觀眾領略了魚米之鄉的美麗景色,而在「金色的爐台」一曲,「他拉出了時代的強音,使我們追憶童年、回想往事。三十年了:多少感觸,多少惆悵。」
當人們問起蘇先生是怎樣走上成功之道的,他很謙虛地回答:刻苦,持之以恒,要成功就要能忍受寂寞和孤獨。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就是我的秘訣。是的,蘇幼敏先生現任洛杉磯音樂家聯合交嚮樂團首席,長期以來一直不斷地學習、探索,尤其是近些年來在小提琴大師Gruppman教授的指導下,在技術和聲音上均有一個新的飛躍,特別是在小提琴發音技巧上更是得到大師的真傳,使他能隨心所慾地駕驛小提琴。他的發音具有極強的穿透力,無論在音樂廳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領略到那悅耳的琴聲,以致於有人以為琴上裝有話筒。實際上,蘇先生的獨奏音樂會是從不使用任何話筒及擴音設備的,即使是在大型體育場館也是如此。
正如他的導師Devenny教授對他的評價時提到的:蘇幼敏已經逐漸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小提琴家,無論在聲音和技術上,都已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的成功源於他對音樂的精確理解以及永不停止地追求完美。
在獨奏音樂會上蘇幼敏先生邀請龔曉紅老師一起演奏了巴赫的d小調小提琴二重協奏曲第一樂章,他們的合作堪稱珠聯璧合、天衣無縫。而龔曉紅小提琴學苑的樂隊在音樂會開始的時候演奏了兩首樂曲,「花兒與少年」和「小步舞曲」,起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還擔任幾首樂曲的伴奏,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蘇幼敏先生對這支樂隊給於很高的評價:個人技術都很好,音色很統一,節奏很齊,訓練有素,已趨於專業水平。(據悉,龔老師的這支樂隊已有三名學生考入亞特蘭大青年交嚮樂團,他們是中提琴手傅大忠,小提琴手程達仂和郭向一)。
音樂會圓滿結束了,筆者受主辦單位龔曉紅小提琴學苑及主辦者龔曉紅老師和亞特蘭大東方之聲藝術團團長余永清先生的委託,在此向各支援和關心這次音樂會的團體和個人、各新聞單位、以及慷慨解囊的商家個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謝。讓我們為豐富、繁榮亞城華人的文化生活,再接再勵,攜手同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025年僑臺商食品產業低碳轉型研習班
喬州《宗教自由法案》提交州長坎普簽署
喬州在與佛州和阿拉巴馬州長期「水資源之爭」中再次獲勝
喬州二所大學成為雇主偏好的「新常春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