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1月23日訊】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長廖秀冬昨日表示,港珠澳大橋若在大嶼山「落腳」,既接近旅遊點迪士尼樂園,又可與澳門連繫形成一個整體的旅遊點,相信更具效益。據了解,廖秀冬已向環保團體「打了招呼」,表示在北大嶼山機場以西填海作大橋起點對環境影響最少,可配合發展貨櫃港。不過,本港的海豚專家則擔心大橋威脅活躍於珠江口的逾千條中華白海豚。
特首董建華於會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後表示,要加快港珠澳大橋的可行性研究,除財務安排外,生態影響亦是一大關鍵。據了解,廖秀冬本月曾私下諮詢過環保團體,當時她透露,除了大嶼山,難有其他合適的落腳點,新的貨櫃碼頭亦可以在該處選址,更可配合發展成一個上設大型商場、下為貨櫃場的旅遊點。
連繫迪士尼澳門旅遊
就港珠澳橋起點選址,由於大嶼山以北的沙洲及龍鼓洲有中華白海豚,合和集團主席胡應湘建議南面的分流,則是未來海岸公園的選址,具海洋生態價值,故在北大嶼山機場以西位置填海做一個港口,讓大橋由西面直達的建議被認為影響最少。
廖秀冬昨日回應記者時表示,港珠澳大橋的起點選擇大嶼山,在人流方面會比較好,因為有旅遊點迪士尼樂園,加上連接澳門可與澳門的博彩業連成一個整體的旅遊點﹔但亦要考慮交通流量和環境評估等。財務方面,她說政府正面對財赤,希望可以有多些財團參社會基礎建設,利用社會資源幫助香港多做建設。
按提出港珠澳大橋連接大嶼山及機場的胡應湘估計,大橋建造費約150億元。大橋全長30公里,行車時間20分鐘。合和消息人士稱,有關造價是以公路為計算基礎,若興建鐵路,則會帶來額外開支。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環保經理邱淑逑表示,若大橋選在大嶼山,在最接近機場的位置較佳,因大澳及分流等都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南大嶼山有江豚及水鱟。
不過,香港鯨豚研究計劃總監洪家耀就指出,珠江口及大嶼山西面是國家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的活躍地,約有150條,但整個珠江口多達1400條,有關填海及打樁工程必會影響海豚棲息。他認為,工程範圍及施工方法要考慮周全,施工前後須監察海豚數量及生活狀況,以評估影響。他表示,當年政府興建新機場未有掌握海豚基線資料,以致無法評估工程影響。(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