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1月1日訊】江澤民遲遲不公開自己在總書記位置上的進退,被人們推斷爲還想繼任總書記。至今,江澤民也沒說出自己在十六大上的打算,這種行事的風格固然爲其帶來了不少弊端,但與其得到的益處比較起來,還是划算得多。
首先,不講進退,反對江澤民的人就找不到確定的靶子,反對他連任的拳頭就如同打在棉花上。”你們怎麽知道我要連任?”只此一句話,就可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等到江澤民真的要連任了,你的拳頭不僅奈何不得他,而且還得準備好架式挨他的老拳。
其次,不說上下,表面上喪失了一些主動,但恰是在走與留這個最關鍵的問題上保持了主動。不過早地暴露”目標”,也就不會爲所有反對其連任的人留下聚合到一起的時間。
以上說的都是江澤民或進或退的打算,暗含著的一個前提,就是江澤民到了該走的時候了,走是正常的,不走是反常的。然而,我們也不妨換一個角度想一想問題,那就是:江澤民怎麽就不能繼任總書記?
從業績、能力、經驗、資歷等方面看,江澤民無疑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並且,除了這些”比較優勢”,江澤民還具有某些”制度優勢”。比如,黨章沒有規定總書記連任的次數,沒有規定總書記年齡的上限,等等。
但是,江澤民無論如何繞不過的,就是年齡這個硬杠杠。這是江澤民回避不了的”比較劣勢”。只此一點,就會使江澤民的所有其他優勢喪 盡。
時間不會爲某個人倒流。不過,如果要做某些特殊的事情,七十多歲的年齡也許會成爲江澤民的優勢。這”特殊的事情”是什麽,江澤民本人當然不糊塗。那些擁護江澤民連任的人、那些寫勸進信的人也都十分清楚,只有一件事具有這樣的特殊性,那就是在中國大陸啓動政治改革。畢竟,沒有人會因爲年齡原因而讓正在做好事的人罷手。
今年三月,香港某刊在那篇引人側目的勸江澤民留任的文章中,所舉出的最重要理由,就是讓人們再給江澤民留下一點”自己的時間”,以便其啓動政治改革。可見,江澤民及其支持者,對此是心知肚明的。而那些反對江澤民繼任總書記的人,所列舉出反對其繼任的最大理由,也無非是江澤民在最緊迫的政治改革問題上無所作爲。
今年以來,媒體已有多次報道,在中央黨校進行的某次調查中,48%的被調查者認爲,當今中國最迫切的問題是啓動政治改革,這是在所有被調查問題中,得到認同比率最高的一個問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對於江澤民來說,要想在位不走,此心可用,此理可用。
如果江澤民啓動政治改革,他憑什麽不可以繼任總書記!
由此,啓動政治改革,就是江澤民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可以爲其年齡開脫的理由。
當然,這個理由雖是唯一,但並不意味著江澤民一定要利用這個理由。如果他覺得自己怎麽做都有道理,他自然可以不屑於此,只是費了那些勸留者的苦心。
對於希望中國進行政治改革的人來說,如果歲數小一點的人上臺,並啓動政治改革,這是最優;歲數大一些的人留下,啓動政治改革,這是次優;如果年齡大的留下,無所事事,這是次壞;年齡小一點的人上臺,無所用心,最壞。現在看來,出現前兩者的可能性最小,後兩者出現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由此,十六大的人選,猜中又如何呢?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