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1日訊】(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西漢時期人們所吃的「五穀」到底是什麼?近日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出土的一枚木牘揭示這個答案。這枚木牘清楚地記載了當時的五穀是指粟、豆、麻、麥、稻,其順序不是隨便排列的,這與在秦漢時代「日書」中所記載的內容基本一致。
新華社報導,漢代的「五穀」究竟指哪些谷物,古籍記載歷來含混,這枚木牘的出土第一次明確了西漢時期陝西關中地區五穀的種類與名稱。
這枚記有一百七十七字的長方形木牘長二十三公分、寬四點五公分、厚零點四公分,下側邊緣處略有殘缺,文字主要以古隸體墨書書寫,其中夾雜了一些俗字草體,大都清楚可辨。字跡自右至左共分八行,每行上方均標有一個小黑點,以示為章節之始,每行字數有十五個到二十五個字不等。
據考古工作人員介紹,出土這枚木牘的墓葬處於西漢漢宣帝杜陵陵區,應該是杜陵的陪葬墓,因而墓主應該是與漢宣帝較為接近的朝廷高官。(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