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日訊】(中央社記者任中弘澳門一日電)中國大陸珠海最近把區內一些舊房子拆掉,但保留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如木門及牌坊等,近日並公開展示,吸引許多對古建築文物有興趣的人士觀看。
今天來自珠海的報導指出,這次展出的古建築文物數十年以至數百年歷史。主辦機構珠海香州區文化局表示,人類自有建築以來就有了門,最早的房屋是作為防禦猛獸之用,因此作為出入口的門只要求牢固。
後來時代演變,門有了更多的文化意義,更多的形式,包括有城門、宮門、殿門、廟門、院門和宅門等。中國古代將一個家庭的家風稱為「門風」,將一個家族的資望稱作「門望」,將那些為家族爭得榮譽,使家族感到驕傲的事跡稱為「光大門楣」;家族成員有劣跡的,稱為「家門不幸」,在朝官員犯了王法,不但自身被處罰,而且還會株連九族,禍及滿門,稱為「門誅」。因此,一個家庭住宅的大門,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出入口,其已經成為一個家族興旺與衰落的象徵。
珠海市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展出的一些大門,代表不同類型的門戶,是嶺南建築文化之重要組成部份。當年進出這些門戶人家的後代,無論現在身居何處,當他們回到故鄉尋訪先輩遺跡,這些保持原狀的石門或許能夠解其思故鄉之苦,思先人之情。(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