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視歷史文物價值 先要拆掉官僚思維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1日訊】特區政府是否言行一致,重視文物保護?特首強調要為下一代保留天然及文化資源的政策,是否獲得貫徹?這些關乎本港文化資源政策問題,近日面臨考驗。位於鑽石山的大磡村寮屋區現已清拆完畢,只餘下已故影星喬宏舊居、前皇家空軍飛機庫、軍事碉堡三幢建築物,而正是這三幢建築物的存廢問題,引起了黃大仙區議會、古物諮詢委員會與特區官員的一場爭拗。前二者認為這三幢建築是有歷史價值的文物,但負責土地發展事宜的局長級高層會議,則拒絕讓它們保留下來,顯然要拆之可也。這是全港市民無法容忍的官僚作風,首先要拆掉的,應該是這種花崗岩一樣的官僚僵化思維。

這三幢建築物已被評為二、三級歷史建築物。喬宏故居石屋是典型的早期花崗岩建築,岩石來自鑽石山石礦場,而現址一帶四十年代後期曾為片場,見證過本港電影工業的發展。前皇家空軍飛機庫則是本港唯一保存至今的戰前軍用飛機庫,當年除存放軍機外,也是訓練維修人員的地方。碉堡則是軍用防禦設施。

這三幢建築物,無疑都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它們是否可以成為有吸引力的文物,其實是看當局如何替它們「包裝」而已。它們既涉及本港的住屋史、採礦史、電影史、軍事史,當然不會缺少包裝成文物所需的材料,而難得的是它們都集中於同一個區域內,對參觀者來說的確相當方便。更值得注意的,是大磡村寮屋區舊址附近其實還有別的文物資源。同樣在鑽石山區內的,就有仿唐建築的寺院志蓮淨苑,在距離寮屋區舊址不遠的,是馳名已久的寺廟黃大仙廟。近年來,在討論如何開發特區的旅遊資源時,也有人提到可把黃大仙廟與志蓮淨苑連成一線介紹,假如現在增添了大磡村寮屋區舊址的三幢歷史建築物,這一條線的文物資源就會更加豐富。這絕對是一條可以向外地遊客介紹的宗及歷史文物旅遊線,而對特區市民來說,相信也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區政府的官僚在考慮這三幢建築物的存廢問題時,為何不從較廣闊的角度深入思考,而只眼於土地發展價值?香港可供興建樓宇用的土地其實並不缺乏,但有獨特歷史價值的建築物一旦拆掉,就不會再有了。

這三幢建築物應存應拆,其實應該進行更多的公開討論,而不應該由一個所謂局長級高層會議閉門說了就算。黃大仙區議會和古物諮詢委員會的意見都應該受到重視,而特區政府官僚也需要擺脫那種只見土地發展價值,卻漠視歷史文物價值的思維。法例沒有規定保留二級或三級歷史建築物,但並不等於二級或三級歷史建築物不值得保留。所以在未有足夠討論前,城規會應該否決大磡村舊址的發展藍圖。特首假如真的重視為下一代保留文物,就不應光說不做,任由特區官僚閉門為所欲為。

摘自《東方日報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千禧一代」CEO:中共利用美媒攻擊神韻
肯尼迪中心炸彈威脅與神韻起訴案的關鍵
人權律師:對批評法輪功者的回應
【特稿】前學生起訴神韻和飛天的幕後真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