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4日訊】據新浪科技報道,將于1月7日出版的《財富》雜志發表文章列舉出了20人,他們可能成為2002年全球經濟界的風云人物,涉及電信、媒体、金融以及投資等各領域。
梅西亞和巴瑞-迪勒
今年45歲的梅西亞是法國媒体業巨頭Vivendi Universal的首席執行官,今年59歲的迪
勒是USA Networks的首席執行官,他們兩人在2001年12月簽署了一項价值103億美元的合作協議。Vivendi擁有了USA Networks娛樂部門的控股權,可以為數百萬的美國有線電視用戶提供電視節目,而USA Networks也借机對Vivendi在美國的電視和電影業務擁有了一定的控制權。
薩姆-帕爾米薩諾
今年50歲的帕爾米薩諾是IBM公司的首席運營官,IBM的股价在2001年不僅沒有下跌而且還取得了40%以上的升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而帕爾米薩諾就是最大的功臣。2002年春天,如果現任首席執行官杰斯特納卸任,那么帕爾米薩諾將成為IBM的首席執行官。
凱蒂-庫里克
今年44歲的庫里克可謂美國媒体界的前輩之一,她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早已成為呼風喚雨般的重量級人物,2001年更是与NBC簽署了价值6000萬美元的工作合同。
馬塞-福勒
福勒成功的經歷簡直就是一個精典的現代版灰姑娘故事,她于2001年4月剛剛成為Southern公司新剝离出的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里,該子公司2001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收就達到了2000年同期的四倍。這位41歲的女性領導人一向謙遜和藹,這使她在公眾中的受歡迎程度更高。
斯坦-奧尼爾、保羅-奧尼爾
今年50歲的斯坦-奧尼爾是美林公司的總裁,有消息稱,等到2004年現任首席執行官戴維-科曼斯基离任后甚至在此之前,斯坦-奧尼爾就將成為美林公司新任CEO。今年66歲的保羅-奧尼爾是美國財政部長,對他而言,2002年的前景并不美妙,如果美國經濟幵始复蘇當然是個好消息,但如果美國經濟持續低迷,那么保羅-奧尼爾即有可能成為替罪羊。
里查德-帕森斯
今年53歲的帕森斯在2001年被任命為全球媒体巨頭AOL時代華納的下一任首席執行官,對于帕森斯而言,2002年將是他大展拳腳的一年,但同時他也面臨嚴峻的考驗。
斯蒂夫-加爾布萊斯
今年衹有38歲的加爾布萊斯已成為摩根斯坦利公司的首席投資官,年紀輕輕就掌握大權,其能力超群可見一斑。
布萊恩-羅伯茨
今年42歲的羅伯茨是Comcast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今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收購了AT&T的寬帶部門,但羅伯茨還需要向投資者証明這一收購計划對公司有益。
肯-切諾特
今年50歲的切諾特是AmEx的新任首席執行官,2001年美國經濟不景气,切諾特大力實施裁員計划,在一年里裁減了13000名員工,希望在2002年下半年之前使公司重新走上正軌。
小比爾-福特
今年44歲的小比爾-福特現在是福特汽車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福特公司在2001年的業績幵始走上坡路,這其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比爾-福特的努力。
保羅-沃爾弗維茨
今年58歲的沃爾弗維茨是美國副國防部長,雖然僅是國防部第二號人物,但他的發言權卻顯然超過歷任的所有副國防部長。他在對待軍事對手方面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將使得美國的軍工產業受益。
克里斯蒂安-董
今年52歲的克里斯蒂安-董是台灣華航的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隨著中國大陸与台灣雙雙加入世貿組織,兩地之間的直航將成為可能,華航公司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新增加的數百萬名乘客將為華航帶來巨額效益。
約瑟夫-埃克曼
今年53歲的約瑟夫-埃克曼是德國銀行的投資主管,他將于今年5月接替羅爾夫-布赫擔任德國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埃克曼主管的投資部門一直是德國銀行業績最好的部門之一,他表示將在上任后大力實施改革,尤其是要改變德國銀行工作效率不同的現狀。
布魯斯-瓦塞斯坦
今年54歲的瓦塞斯坦是Lazard Freres投資銀行的首席執行官。Lazard Freres最近几年來經營效益欠佳,市場份額也讓Salomon Smith Barney和高盛公司搶去了不少,還有大量高級員工辭職,但瓦塞斯坦表示,他的使命是挽救這家銀行而不是讓銀行倒閉關門。
約翰-布洛克
53歲的約翰-布洛克去年离幵索斯比拍賣行就任Phillips公司北美分公司首席執行官,這一決擇對于布洛克而言顯然是正确的,因為當時索斯比和Christie兩家大型拍賣行均受到內定价格丑聞的困扰,而Phillips在客戶中的聲譽則大為提高。
吳儀
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63歲的國務委員吳儀將大有用武之地,擁有石油領域工作背景的吳儀目前主抓外貿業務,這使她成為諸如版權保護以及市場准入方面的主要負責人。吳儀作風嚴謹,雷厲風行,在中國有“女強人”的美譽。
馬里奧-蒙蒂
今年58歲的蒙蒂是歐盟反壟斷專員,他去年一直提倡修改歐洲反壟斷法規,并呼吁由他負責的競爭委員會在處理跨國并購業務方面擁有更大的權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