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30日訊】開創流行古典風的一首《橄欖樹》,1979年由齊豫唱紅。23年后的今天,當紅的孫燕姿和費翔再度重唱。适逢作曲人李泰祥最近也在台灣推出最新專輯《自彼次遇到你》,一時之間《橄欖樹》的話題再起。唱口水歌,孫燕姿已有心理准備被比較。
千龍新聞网消息﹐經典民歌《橄欖樹》最近似乎成了搶手貨,孫燕姿和費翔都先后翻唱起來。孫燕姿和費翔上周末剛好同時來新宣傳專輯,記者抓緊机會問兩人對這個話題的看法。
种橄欖樹起因
費翔在去年的夏天重听到齊豫的《橄欖樹》,覺得那是一首很美麗的歌。費翔說:“剛好符合我在這張專輯中要表達的概念——不受局限的廣闊想像空間。三毛的詞很抽象,意境很廣闊。這首歌你讓十個人听,可以有十种不同的意境和故事。”
孫燕姿是因為在制作這張自選輯“Start”時,決定選一些“自己最初接触到的流行音樂”。她說:“我記得小時候爸爸很喜歡哼這首歌,可是每次都忘記歌詞而亂哼,我們甚至自己亂編歌詞,如‘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從天上掉下來’。這是我最初接触到流行歌曲的第一首歌,所以選擇收錄在這張自選輯里。”
我听你的《橄欖樹》
費翔和孫燕姿都有听過彼此的版本,對彼此詮釋的版本,他們怎么看?
費翔說:“燕姿是一個很有才華的歌手,她詮釋這首歌用比較世界音樂的感覺,但最重要是以她自己的方式,一把誠實的聲音,我覺得很棒。”
孫燕姿說:“費翔的版本編曲處理都很現代化,有點像(雜志)Wallpaper的感覺,和原本的版本很不一樣。我的版本屬于比較空靈式的,不過坦白說,我比較喜歡我自己的版本。”
翻唱有感
向來鮮少唱口水歌的費翔,解釋自己此次“破例”的原因時說:“很多歌手都經常在唱一些口水歌,重炒冷飯,可能因為現在的作曲家都寫不出什么好東西來。”他指自己為例道:“找歌對我來說是最辛苦的,我算是被寵坏了,因為我過去唱過很多好歌。如果我唱過那么多安德魯洛韋伯的歌舞劇,你還丟一些爛破的作品給我,我絕對不會感興趣。我認為一首很好的作品,讓一個一般的歌手唱,還是可以紅;但是一首爛歌,不管歌手多好、多紅,歌曲也是很難紅的。”
另一方面,孫燕姿不否認,既是唱別人的歌,便已經做好心理准備會被比較。她說:“在我的心目中,原唱者的版本永遠都是最好的。我只是用我的方法來詮釋這些歌曲。”
中文流行樂的未來在中國大陸
費翔認為中國大陸的音樂人很有潛力。其實早自迪克牛仔于98年憑口水歌竄紅之后,便掀起一陣風潮。這股風气平靜了一些時日,這陣子又有一連串的歌手藝人開始唱起口水歌,如之前的錦繡二重唱、順子、Sunday Girls、中國娃娃等,最近劉虹女華也翻唱鳳飛飛的《好好愛我》、B.A.D翻唱薛岳《失去聯絡》等等。
歌手大唱口水歌,正好反映出樂壇目前缺乏創作人才的問題。費翔并不否認,但他指出大陸目前有不少有才華的新晉音樂人冒起,他甚至認為“中文流行樂的未來在中國大陸”。
“大陸那邊的音樂人都很有潛力,對音樂創作還有著一份熱忱。我到過一個大陸音樂人的家中,他家里一張沙發都沒有,卻有一堆音樂器材。他宁可把掙來的錢都花在音樂器材,每個月租一個房間來做音樂!大陸翻版問題很嚴重,音樂人沒有版權稅可言,但是他們始終執著于自己的音樂創作,這點精神,恐怕很多其他的中文市場找不到了。
“我覺得中文流行音樂未來的希望在大陸,雖然過去他們的音樂跟台灣或新加坡有一些距离,但是這個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了。我覺得他們有很雄厚的潛能,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有那份熱情。”
日前的記者會上,華納唱片送上一盆“旺旺果”紅橄欖,祝賀孫燕姿“Star”專輯在本地大賣2万張。孫燕姿對于翻唱老歌能取得可觀的銷量成績感到意外。“在做這張專輯時,我們有想過,在本地唱英語歌曲并不稀奇,但是在台灣就比較少有,所以反應好是意料之中。但是新加坡能有這么好的成績,我覺得惊訝又高興。”
孫燕姿解釋專輯概念時坦言:“因為公司覺得我的工作忙碌,沒有那么多時間籌錄一整張專輯,加上唱片出得蠻頻密的,因此這張讓我選擇一些我喜歡,對我有意義的歌曲。但是我在制作這張專輯時的一個掙扎是,通常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很私人,不一定能迎合市場的口味。像其中一首‘That I Would Be Good’,就差點被公司拿掉,后來我跟他們解釋歌詞的意思,他們才改變主意。”
孫燕姿之前曾宣布即將在今年展開巡回演唱會,并于新加坡作為第一站,但現在又有一些變卦。她說:“因為場地敲不到,所以得改由台灣先開始。演唱會的內容,制作組還在做最后的討論,一切細節我也都還不知道。我現在只須要專心努力把歌唱好,把體力練好,以做好准備。”橄欖樹的前世
《橄欖樹》原唱者齊豫,當年因為參加台灣民歌比賽獲得冠軍,而一腳踏進音樂界。1979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橄欖樹》,清新如詩的風格,受到了歡迎和肯定。齊豫并沒有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但是帶她走入這一行的啟蒙老師李泰祥,卻有著嚴謹扎實的專業學院背景,尤其他創作的《橄欖樹》,更可以說是為流行歌壇開啟古典新紀元之作。
李泰祥的音樂和三毛的詞,因為偏向藝術風格,所以不容易詮釋,不過遇到對音樂有著相同敏銳感受力的齊豫,卻創造出令人惊喜又与眾不同的風貌。齊豫出色的嗓音及獨特的個人風格,為《橄欖樹》注入了丰富的生命和情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