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3日訊】四年前從璩美鳳手中接下模範教師獎的台北市一位盧姓國小教師最近投書「阿扁總統電子報」的讀者投書,今天出刊的電子報將投書內容披露,陳總統也回應指出,璩美鳳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他不宜評論。但若從隱私權的角度來看,他認為,一個社會有沒有尊重隱私的文化非常重要。
盧老師在信中指出,他是一所國小的社會老師,四年前在台北市兒童教育學會表揚模範教師的頒獎典禮中,從璩美鳳手中接下模範教師獎,看著昔日照片中兩個屬於不同世界的人,回憶著這幾天的新聞,他深深體會出社會老師是多麼重要的角色,要扮演好這個角色是多麼的困難,面對最近的社會亂象,他寫了一封信給小朋友,代替這個污濁的社會,向未來的主人翁致歉,也請陳總統過目其中的內容。
盧老師在信中向學生提到,璩美鳳是他們另一位社會老師,她已經承受了太多社會的失德與不堪,他真的無法改變大家什麼,只能告訴大家,社會不會永遠地陰鬱晦暗,也勸告大家別在傷口灑鹽。還有,老師會為大家禱告,祈求大家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透過自己的純善,來化解這個社會的業障,啟迪塵封多時的良知。
盧老師希望陳總統拿出魄力,主導再一次的心靈改革,因為我們的小朋友,已經受到了社會污濁的影響整個價值觀,我們要淨化這個社會,要留給下一代一個淳樸善良的社會。
陳總統回應指出,雖然社會有亂象,但它並不是完全污濁的,他大可不必為此向未來的主人翁致歉,反而應該讓孩子學習從各種不同角度思考,透過價值澄清,建立正面健康的態度來面對亂象。
至於盧老師在來函中所提到的社會焦點事件,陳總統強調,全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他不宜評論。但若從隱私權的角度來看,一個社會有沒有尊重隱私的文化非常重要,這光靠法律的保障有時是不夠的。
陳總統強調,未來我們能不能過得更好、活得更美麗,就要看我們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這也是社會一直對老師不僅是「經師」,更是「人師」角色的期待。
陳總統強調,從某個角度來說,老師的工作與他相比,影響更為長遠,正所謂,父母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而教育的希望就在老師的肩上,希望我們繼續努力,讓孩子有更多的勇氣和智慧面對未來。
(中央社)(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