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28日訊】正進行轉型的建築署,將不會像以往般呆等其他部門上門要求,改而主動落區檢視政府公共設施,向有關部門提出改善建議,令設施變得更美、更吸引。建築署長鮑紹雄舉例,一些少人使用的婚姻註冊處,可改建及在戶外覓地建構靚景讓新人拍照,吸引市民使用。
據明報報導﹐政府決定在未來兩年共增加三十億元,推出更多小型工程以增加就業,當局估計每項工程不會超過一千五百萬元,約每年一百個工程,可創造二千個就業機會。鮑紹雄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這筆每年十五億元的撥款全是由該署負責,建築署會改變工作文化,「以往是坐在辦公室等job(其他部門的工程)做,現在會主動看每個區有什麼好做」。他舉出多個例子﹕
?改善少人用的婚姻註冊處﹔
?公園加建更多涼亭或有蓋建築物﹔
?路邊休憩處加建地方栽種更多花草﹔
?改善警署報案室。
鮑紹雄進一步解釋,較早前曾提過粉嶺的婚姻註冊處無人用,「我們可重新裝修,或找一些地方造靚一點,讓人拍照,吸引人來註冊」。他表示一直有與入境處聯絡。
他指出,有關工程必須是以改善服務質素為原則,令市民享有更佳的設施。
對於建築署的目標是在七年後逐步將九成工作外判,轉型專責管理及監察工作,鮑紹雄坦言這是一個很難下的決定,「這決定考慮了很久,但決定不是自己一人下的,要看香港的環境,政府的政策現時經濟差,外邊(私人建築行業)不夠做,(政府)為何不讓外邊做,政府做回策略性角色﹖」
他指出,現在已逐步將工程外判,但由於該署仍有二百項工程在進行,加上了前述的小型工程,故要兩年後才會出現剩餘人手﹔另由於每個項目都要四至五年才能完成,故可能要七年後才能將九成工作外判,但不排除可更早達成目標。
建築署將會保留一成工作自行籌劃,鮑紹雄指出,這一成工程主要是一些緊急項目或敏感項目。
對於部門將出現多少剩餘人手,鮑紹雄坦言心中有數,但由於仍有很多變數如經濟環境等,故不能透露。他強調會與員工一起研究最佳的過渡安排,亦會考慮自願離職計劃。該署亦已成立員工關係組與職工溝通,以及推出電子報告板讓員工發表意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