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27日訊】本港的教育改革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愈來愈多望子成龍的家長,寧願把年幼子女送到外國讀書。英國文化協會數字顯示,去年有七千人赴英升讀中小學,比前年大增兩成半﹔有家長直言不想子女成為變來變去的教改「白老鼠」,於是決定把孩子送到外國讀書。
據明報報導﹐英國文化協會連日在會展舉行英國教育展,吸引不少學生和家長參觀,有些帶同子女一同到場的家長更十分緊張,一進場即與子女奔向中小學的區域,然後逐間詢問收生準則、生活環境、課程和學費,並且一一用紙記下。此外,一些劍橋英文試的練習成為搶購目標。
相對於家長的緊張,孩子們則平靜得多,十來歲的少年多站在父母身旁,似懂非懂地聽籲他們與學校代表的英語對話,小孩子索性坐在地上休息,又或是玩弄手上的汽球。
專程到場為讀小六的兒子物色學校的關先生,坦言擔心兒子適應不了本地「兩年一變」的教育制度。
他說﹕「現時的教育制度很不穩定,不時拿學生來試(新制度)。」
為免兒子做「白老鼠」,今年九月送他到外國升學,即使由中學讀到大學要花上百萬元的學費也在所不惜。
關先生又稱,成績一般的兒子可能更適合英國的讀書環境﹔至於另一穿著童軍服的兒子,較喜歡在香港讀書,但怕派到不好的學校,所以決定「如果派到好學校就繼續留港讀書,派得不理想則要到外國讀。」
帶一雙年幼女兒的陳太也表示,對香港的教育制度沒有信心,特別是英語水平,所以計劃待兩女兒長大一些,就會一起送到英國讀書,現在先拿些學校資料研究。她說﹕「若英語不好,可以拿什麼與內地人競爭﹖最重要是英語和普通話,為了將來好,要早些出國讀書,口音會練得純正一些。」
文化協會英國教育服務總監王小平指出,近年到英國升讀中小學的人數確實顯著上升,連續兩年也錄得逾兩成的增幅。她說,對教改不滿或許是部分家長的心聲,但另一方面,家長也趨向認同英國的全人教育方式,認為這更能發揮孩子的潛能,又能學好英語。
王小平說,調查過曾到英國留學的人,大部分也覺得負笈海外的經歷,對他們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創意也有裨益,而這些都是現時僱主看重的才能。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