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26日訊】最有可能成為中共第四代接班人的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二十四日在「江八點」七週年座談會上,罕見地針對「對台政策」發表言論,其切割「頑固台獨」和民進黨員的論調,被視為對台灣釋放善意,這可說是一向低調沈默的胡錦濤自去年訪歐之行後,又一震驚國際的「鉅作」。
胡錦濤過去在對台政策領域少有言論和動作。儘管比阿扁總統仍大八歲,但胡錦濤在中國第四代領導人中仍屬年輕之輩,文革期間入黨的胡錦濤,甚至曾在文革時期做出誤判,體驗勞改生活。
不過,學水利工程出身的胡錦濤,實幹的精神頗得中共元老宋平的賞識,四十歲時便得到開明派的總書記胡耀邦欽點擔任共青團第二書記。八五年胡成為封疆大吏,擔任貴州省委書記,除建設外也展現其正確的政治判斷,當胡耀邦因保守派相逼去職,胡錦濤要手下別趕「批胡」浪潮,看準鄧小平、趙紫陽等操盤者並未在這波學潮中出手。
在貴州的胡營造了「開明派」形象,但不過是潛藏而已,八九年胡錦濤成為中共第一位文職駐藏大臣,對於藏獨的鎮壓嚴厲不輸軍人,西方有媒體用「冷靜的劊子手」來比喻他,但幾個月後的「六、四」轉移焦點,讓他幸運地避開世人批判。
駐藏後胡錦濤扶搖直上,九三年起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等職務,九八年三月,在江澤民欽點之下,胡錦濤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儘管這位「副主席」擁有年輕的本錢,出國訪問機會也不少,但對於涉外,乃至涉台事務決策上卻始終與第三代領導班子有距離感,發言分量也比不上「老外交」,排名在其後的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似乎如同缺乏解放軍淵源一般,成為他接班之路的「罩門」。
去年十一月的歐洲之行,儘管胡錦濤對於海外法輪功、藏獨等場面沈著以對,面對留學生時展現詼諧,包括法國總統席哈克等歐洲領導人也極力誇獎他的風範,但歐洲外交家與這位中國的「新領導人」交手後仍私下認為,做為世界級領導人,胡錦濤不論格局、識見,都還有待琢磨。
──原載《台灣日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