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23日訊】在一家外語培訓學校的展台前,一位碩士生僅對薪金提出3000元的要求,而緊隨其后的山東大學經濟學院的碩士生小楊卻報出了2000元的低价。這是記者今天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北京人才大市場大中專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上看到的一幕。“競爭對手太多,就業壓力增大,不得不主動降低身价”,小楊一臉無奈,“往年我們專業的平均薪金少說也有4000元”。
据中國青年報報道,北京市人事局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處處長趙玉斌介紹說,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共有北京生源本、專科畢業生36966人,比去年的27165人增加9801人。今年市屬用人單位總需求為38373人,与去年的37800人基本持平。也就是說,在總需求不變的前提下,競爭人數增加了近1萬人。“盡管如此,今年北京的就業形勢總体比較穩定,供需基本持平。”趙玉斌說。
現場的所見所聞,使記者感覺到就業競爭的激烈。
上午9點到下午兩點,天津大學計算机系的小劉仔仔細細地“搜”遍8個展區的1000多個展位后,總共投出了6份簡歷。本以為自己是“香餑餑”的他,感到有些沮喪。
北京化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宋來新告訴記者:“今年學校一些專業收到的招聘信息明顯減少,拿 I T專業來說,去年同期的供需比在1:6左右,今年降到了1:2到1:3。”
很多單位衹要求應聘者具備大專或本科學歷,但是在大多數展台前,記者看到厚厚的一摞應聘材料中,碩士以上學歷的占到了一大半。
記者在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前看到,該公司的招聘計划為13人,但經過篩選后,共收上來600多份簡歷,其中衹要求大專學歷的人力資源管理職位甚至還引來北大的一位碩士生。負責招聘的李先生眉幵眼笑:“我們都挑花眼了,自己都感到要求很苛刻,可還是有那么多人合格。”
招聘單位一次又一次提高了門檻。
東城區某街道辦事處的展位前,清華法學院的一位雙學士“不幸”被拒之門外,原因在于他不是北京生源。
記者觀察到,有很多展位明确提出“北京生源”的要求。中國政法大學的小林告訴記者,她同專業的一位湖北籍師姐去年進了北京市一家机關,而今年自己興致勃勃地去應聘,但由于不是北京生源,那個單位連簡歷都不收。
北京華都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現代化禽畜業公司,去年接收的多為本科生,而今年僅招5人,且條件是“男性、党員、研究生”。盡管如此,還是來了60多位研究生和兩名博士生。
記者看到,一家招聘企業原先挂出的牌子上寫著“北京生源优先”,但不到一個小時,看著越積越多的簡歷,他們划掉了“优先”二字。(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