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12日訊】老牌香港大學打破過去「分豬肉式」的資源調配方法,由二零零三年度開始,在每個學院中扣除百分之五的經費,供十個學院公開競逐逾億元的款項,以推動各學院不斷改革和創新。但港大教職員會卻批評新撥款機制的評審標準不清晰。
近日港大各個學院都忙於「自救」,急於草擬計劃書,希望爭取將被扣減的百分之五經費,甚至將其他學院那一筆也「據為己有」。
據本報記者了解,工程學院打算與醫學院合作開辦醫學工程科﹔教育學院及理學院則打算合辦拔尖計劃,提拔尖子學生。
據明報報導﹐以港大OO至O一年度學術部門的二十七億六千餘萬元開支計算,可供公開角逐的經費近一億四千萬元。各個學院需要在月底提交計劃書,校方則會成立評審委員會,因應計劃的創意和學院的表現等,決定如何分配這筆款項。
港大署理教務長韋永庚接受查詢時解釋,舊制度一般按學生人數計算撥款,有平均主義的意味。新制度則可引入競爭,善用資源,鼓勵有潛力及新構思的學院繼續發展。由於學生人數凍結在九八至O一年度的水平,只要是好的構思,不必擔心學生人數多少。
香港大學教職員協會主席陳志煒接受查詢時表示,新的撥款模式是個「零和遊戲」,不知所謂。學院競逐到的經費是用於新課程,僅百分之九十五維持舊課程,每年累減計算,十年後學院僅有六成經費可維持舊有課程。
他批評學院為了競逐該筆款項,不惜置學生前途於不顧,例如工程學院擬辦全港獨有的醫學工程。但陳志煒指出,外國醫學工程科的畢業生一般任職藥廠或醫院,在香港出路有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