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台灣正在開發至少兩種具有攻擊能力的低成本無人機,可在中共部隊入侵時對成本高昂的大型目標進行蜂群式「自殺攻擊」,進而達到防禦的目的。
據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網站報導,自殺無人機基本上是小型的低成本巡弋飛彈,通常具有部分滯空能力。它們可能也包括簡單的尋標器,但也有可能是藉由人工操控來攻擊目標。
自殺無人機經常是由商用無人機改造而來,它們通常含有一個手榴彈大小、具有爆炸能力的小型彈頭。
台灣目前擁有幾百架戰機、幾十艘戰艦和10萬左右的地面部隊,兵力遠不及不斷擴軍的中共。有鑒於此,台灣開發一系列的無人機和導彈,以因應中共軍方的可能入侵。
在8月舉行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上,有一款新式無人機公開亮相,它的外型酷似美軍使用的一種小型手拋式無人機。
這種由中山科學研究院(以下稱中科院)開發的紅雀無人機,擁有電光和紅外線感應器,可使用所謂的「智能物件偵測系統」(intelligent object-detection system)來選擇目標。
紅雀無人機的尺寸與美軍的「美洲獅」(Puma)無人偵察機類似。「美洲獅」無人機的航程達10英里(16公里),可飛至500英尺(152公尺)的高度,而最高速度則為每小時50英里(80公里)左右。

「美洲獅」無人機係由人員通過無線電操控,而紅雀無人機也使用類似的控制系統。地面部隊可在近距離操控多架紅雀無人機升空,以摧毀敵人的短程防空能力。
另一款由中科院與飛彈所合作開發的劍翔無人機也在該航展上展示,它的外型酷似以色列的哈比(Harpy)無人機。哈比無人機配有70磅(31.8公斤)重的彈頭,攻擊能力比較強,它可以每小時115英里(185公里)的速度巡航,航程將近300英里(483公里)。
劍翔無人機係由發射車發射升空,目前已進入量產階段,未來將成為台灣空軍防空部隊的標準配備。這款無人機在2017年通過作戰測評,其生產預算在2019年獲立法院通過,預計在幾年內投入800億台幣,生產104架。
以下是中科院在2017年分享的紅雀無人機飛行畫面。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