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有個叫王烈的修道人,是河北邯鄲人。他喜好道術,經常服用黃精和鉛,據說活到338歲時,面容還如年輕人一般。他攀登山峰和險要之處,行步如飛。
王烈年輕時曾是太學的學生,博覽群書,常與人談論《五經》和諸子百家之言,非常博學。當時任中散大夫的譙國人,也是被稱為「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對他十分敬重,常常向他請教。兩人因此交好。嵇康也因此常常跟隨王烈進山遊玩採藥。

一天,王烈獨自進入太行山中,忽然聽到山的東部發出了巨大的隆隆的聲音,大概是發生了崩塌。他於是前往查看,發現山體崩塌有幾百丈,崩塌處兩邊都是青石,青石中有一個直徑一尺寬的洞,洞裡有如同骨髓般的青泥流出。
王烈抓了一些青泥,試著團成圓球。一會兒圓球就變成了石頭,好像把熱蠟團成球凝固以後的樣子。神奇的是,泥丸還散發出一股粳米飯般的香氣,放在嘴裡咀嚼也有粳米飯的味道。
於是王烈就將數個小泥丸團成像桃子般大小帶了回來,並告訴嵇康,自己得了件不同尋常的東西。嵇康喜出望外,急切想看看。王烈將泥丸拿出,卻發現泥丸已變成了青石丸,一敲還發出類似敲銅器的聲音。
兩人都覺得奇怪,便決定連夜前往山體崩塌處一探究竟。可當兩人到達時,卻發現山體恢復了原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後來,王烈在河東抱犢山中,偶然看見一個石室,裡面有個白石做的架子,上面有兩卷寫在白布上的經文。王烈猜想,這大概是神仙留下的經文。王烈不認識上邊書寫的文字。他不敢將經文拿走,就照著經卷上的字記下來幾十個字,回來給嵇康看,那些字嵇康全都認識。王烈十分高興,就領著嵇康到山中石室去讀經。
去的路王烈明明記得一清二楚,可到了那裡,卻怎麼也找不到石室了。王烈後來私下裡對弟子說:「這是因為嵇康不該得道,所以那石室才關閉了。」
按照神仙留下的經文裡的說法,神山五百年裂開一次,其中會流出來石髓,如果服用了石髓,就可以和天地一樣活得長久。王烈先前得到的石丸,肯定就是石髓了。
一年以後,王烈又到洛川去,有一個九十多歲的老者名叫張子道,恭敬地向王烈施禮,王烈連站都不站起來。同座的人都很奇怪,張子道說:「我七八歲時見他時,他就是現在這副容貌,現在我九十多歲了,他仍是一副少年的面孔。」後來,王烈不知所蹤。@*#
參考資料:
《太平廣記》引自《神仙傳》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