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債達到2萬億美元 創新高

人氣 6350

【大紀元2019年1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12月27日,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9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中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為2.0325萬億美元,再次創下新高。

數據顯示,9月份的外債總額比6月末增加345億美元,升幅達1.7%。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餘額為8,270億美元,占41%;短期外債餘額為12,055億美元,占59%。短期外債餘額中,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占43%。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餘額6,827億美元,占34%;外幣外債餘額(含SDR分配)為1.349萬億美元,占66%。在外幣登記外債餘額中,美元債務占83%,歐幣債務占8%,港幣債務占5%,日圓債務占2%,特別提款權和其它外幣外債合計占比為2%。

雖然中共外管局表示,中國外債主要指標均在國際認可安全線內,整體外債風險屬可控水平。但外管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也承認今年以來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

國有大企外債違約 引發對國企永續債質疑

今年11月份,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天津物產集團未能償還的美元債高達12.5億美元,構成中國20年來最大的國企離岸債券違約。該集團發公告說,投資人只能接受延期還款,或者接受64%的損失。該集團是天津市政府所屬的獨資大宗商品貿易商。

而路透社12月12日消息,在中共天津當局主導下,天津物產集團當日完成了由天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發行的四隻美元債券的交換要約,後者也是天津的獨資國企。

而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全球評級將天津物產集團有限公司的美元債券重組等同於違約,標普表示,天物集團的交換要約視為「大幅折讓置換」等同於違約。

「天物集團的債務重組打破了市場對於境外投資者在債務重組中將得到全額償付的信仰。這也引發對國企永續債的質疑。」標普稱。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報告預計明年第二季度是大陸企業償還離岸美元債的高峰期,今年第四季度之後的一年內,每個季度有超過400億元的企業離岸美元債到期,但是中企面臨人民幣貶值、經濟增長放緩、利潤增長下滑、中國金融風險加劇等的困境,還款壓力上升,違約風險加大。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中國外債達3.5萬億美元 今年須償2.1萬億
20年最大國企債務違約 當局袖手引市場憂慮
中共地方融資平台恐現違約「連鎖反應」
近8億股權質押爆雷 中信國安年內違約百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