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0月02日訊】業內人士發現,自從皇家委員公布對澳洲四大銀行的調查報告後,到目前,公眾對銀行的信任度仍未改善。
客戶在房貸機構選擇方面出現一些變化,他們轉向小銀行或非銀行機構申請房貸,預計此趨勢將會持續。這種轉變部分原因是對大銀行不信任,其它因素還包括小銀行可以提供更好的定價與信貸政策。
信貸緊縮
人們把整個行業信貸政策收緊稱之為「信貸緊縮」(Credit Crunch)。
實際如此。這種收緊的信貸政策確實影響了幾乎所有貸款申請人,但「信貸緊縮」往往是一個短期事件,而就目前而言,澳洲的信貸政策收緊現象仍在持續。
信貸政策收緊尤其體現在如下方面:
收入核實
貸款機構現在花費更多時間來檢查並核實申請人的工資收入、自僱收入以及公司收入,包括對退稅的要求、BAS報表,甚至還會聯繫雇主再次核實提交的文件。
檢查生活開銷
貸款申請人需要遞交其生活開銷預算,貸方要花時間逐一檢查申請人預算報表中所有消費選項,並找出遺漏的開支內容,從而調整申請人的開銷預算。
如果貸方認為申請人的生活開銷預算過於「平淡」或缺失了報表中出現的持續性開銷,他們就會在申請人的預算之外添加一定緩衝金額,而這將嚴重降低他們的最高貸款額度。
償還能力/還款的緩衝金額
無論申請貸款的實際利率如何,貸方現在都會評估申請人以較高利率還款的能力,這被稱為「償還能力比率」(Serviceability Rate)。
這個比率最低為7.25%,但是有些貸方會用8.00%的償還能力比率來決定申請人的還貸能力。如果申請人無法在如此高比率的情況下償還貸款,那其貸款申請將被貸方拒絕。
申請人該如何做?
由於不同貸款機構的信貸政策都不盡相同,對貸款申請人而言,向貸款中介諮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尋找能夠以合適價格貸款的貸方。
作者簡介:
本專欄由金融經紀公司Your Finance Group(簡稱:YFG)提供,慾了解關於房貸的更多資訊,請聯繫:Alan Loke,電郵:[email protected] ;Jason Ow,電郵: [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楊新雲